国庆中秋假期之后,生猪价格出现加速下跌,近月期货合约跌破12000元/吨大关。此前,国内虽然已启动多次冻猪肉收储,但目前市场提振效果有限。与此同时,由期货、保险与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保险+期货”项目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为中小养殖户雪中送炭。
10月10日,国家收储1.5万吨冻猪肉,这是国家连续启动冻猪肉收储的最新动作。在8月和9月国家启动5次冻猪肉收储情况下,叠加传统的消费旺季——国庆中秋长假,猪价仍未能走出“旺季不旺”的局面,节后价格进一步回落。从商品期货市场来看,10月9日,国庆中秋长假后第一天,生猪期货2511主力合约收盘报11595元/吨,单日跌幅达6.15%。10月17日,该合约盘中一度跌至11020元/吨。10月20日,该合约价格有所反弹,但仍在11500元/吨下方。
在国内生猪市场经历的“寒冬”的情况下,由期货、保险与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保险+期货”项目,发挥了中小养殖户雪中送炭的作用。其中,“漯河样本”是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的标杆项目。漯河是河南省重要生猪调出大市,年出栏量超300万头,生猪产业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近70%。漯河市智勤养殖场相关负责人薛孟龙说,2021年的生猪价格暴跌让他意识到价格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生猪价格下跌,猪卖不上好价,小型养殖场收益就不好,必须找到对冲价格风险的工具。
2021年,在大商所的支持以及漯河市政府、漯河市畜牧局、大地期货、太平洋保险推动下,生猪“保险+期货”项目在漯河市落地。智勤养殖场参与了国内首单生猪收益指数“保险+期货”项目。在保险期间内,生猪价格一路下行触发保险理赔,最终赔付18万余元,赔付率近364%,成功帮助养殖场规避现货收益下跌损失,缓解经营压力。此后五年,智勤养殖场连续参保,在猪价下跌的艰难时刻,项目赔付有效弥补了养殖亏损,为养殖场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与此同时,面对猪价“跌跌不休”,上市猪企参与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的热情逐年升温。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在A股中,海大集团、天康生物、牧原股份等多家公司发布过开展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