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行业严监管趋势持续。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对中诚信托发出罚单,罚单总额660万元,是年内目前为止处罚金额最大的公开罚单。
罚单信息显示,中诚信托主要涉及“十宗罪”:一是部分高级管理人员未经任职资格核准提前履职,二是部分风险项目未纳入或未及时纳入风险项目要素表,三是尽职调查不审慎,四是项目后期管理不到位,五是向不符合监管要求的项目、企业提供融资,六是以投资永续债权的方式变相开展融资类业务,七是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到位,八是合格投资者人数突破“资管新规”要求,九是个人信托贷款业务开展不规范,十是部分信托计划分级比例超过监管要求。
除中诚信托被罚660万元外,公司相关负责人陈郭瑞、熊谞龙、金紫雨、余明、尤彦媚也分别被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对此,中诚信托对外回应称,此次处罚涉及2022年监管部门对公司前期业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公司已高度重视并严格落实整改要求,目前经营一切正常。
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监管罚单一般较违规行为发生时点较为滞后,所涉案由多为前期问题。近年来,在资管新规、“两压一降”、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等要求下,信托公司业务整改逐步推进,大额罚单数量已有下降趋势。
回溯来看,2019年以来,信托领域的巨额罚单案例以安信信托(现建元信托)、四川信托等出险信托为主,二者分别在2020年和2021年以1400万元、3490万元罚单创下纪录,多名相关负责人受到处罚。
用益观察此前报告指出,2025年以来,信托行业罚单呈现 “高频次、多维度、重追责”特征。“这一现象既源于行业历史风险的加速暴露,也反映出信托业在房地产转型、资管新规深化等多重压力下的合规重塑需求。”报告称。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除中诚信托外,还有华澳信托、雪松信托、国元信托、陆家嘴信托、中建投信托等5家信托公司被罚,综合考虑相关负责人被罚情况,罚单总额超过1800万元。其中,陆家嘴信托、华澳信托分别被罚420万元、400万元,相关负责人也收到罚单。
从被罚原因来看,尽管监管重拳下非标资金池、贷款资金挪用等乱象已有明显减少,但向不符合监管要求的项目、企业提供融资,以及对信托项目的后期管理不到位、产品风险信息披露不及时等仍是违规重灾区,更有信托公司通过提供虚假材料、销毁用印记录等隐瞒重要事实。而据记者此前了解,近年来不少爆雷项目中,信托公司的相关违规行为一方面会放大投资者损失,另一方面也加剧双方纠纷。
罚单显示,陆家嘴信托主要存在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信托项目管理严重不审慎、证券投资信托产品违反监管规定、固有资产五级分类不准确、产品风险信息披露不及时等行为。华澳信托存在资产分类不准确、未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非洁净转让表内不良资产,违规刚性兑付,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用印管理不规范、违规销毁用印记录及资料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