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10月17日公告显示,明略科技(Mininglamp Technology)已通过主板上市聆讯。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2024年总收入计算,明略科技是中国最大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营销智能、营运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
作为深耕企业级数据智能领域近二十年的头部企业,近年来,明略科技基于海量数据资产积累与丰富的行业经验,已成功实现从大数据服务向多模态大模型领域的深度战略转型。明略科技通过聆讯,意味着港股即将迎来首家企业级专有大模型与数据智能企业。
营收毛利双增长
经营利润扭亏为盈
据招股书介绍,明略科技致力于挖掘垂直场景中的多模态数据价值,结合大模型技术与行业特定知识,推动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目前,公司已构建起以数据智能、企业知识图谱及数据隐私等核心技术为支撑的丰富产品体系。在过去近20年的发展中更是积累了营销、营运领域丰富的多模态数据资源,为其大模型技术的迭代和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础。坚实的技术支撑,丰富的数据生态,以及对行业的深刻洞察,都在持续提升明略科技的商业化能力。而这些也在财务数据中得到印证。
过去数年,明略科技整体经营稳健。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2.69亿元、14.62亿元及13.81亿元,毛利分别达6.76亿元、7.33亿元及7.13亿元,毛利率长期稳定在50%以上,展现出较强的盈利基础。
2025年上半年,明略科技业绩更是迎来显著突破:实现营收6.4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65亿元增长14%;营运利润约为614万元,经调整营运利润约为2688万元,成功扭亏为盈。
上半年业绩的大幅向好主要得益于公司两大核心业务表现亮眼:营销智能业务贡献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秒针系统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10.9%;营运智能业务营收2.69亿元,同比增长16.8%。核心业务的增速显示公司在大客户市场的稳定性和复购能力持续增长。公司的毛利率也进一步提升至55.9%,较去年同期增长5.3个百分点。招股书显示,这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及交付效率提升。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按照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计量方式,报表中所体现的净流动负债及净亏损,主要源于优先股等金融工具被按公允价值计入负债,并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这类项目属于会计处理所致,对公司的实际现金流与持续经营能力并无实质影响。待公司上市后,优先股将自动转换为普通股,其对损益和负债的账面影响将自然消除。
整体上,明略科技财务层面营收增长、经营利润转正和毛利率提升等信号,都表明其在盈利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增长方面的努力已逐步显现成果。
技术底座厚实
AI创新持续打造业绩增长点
在企业级AI赛道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技术硬实力决定企业发展天花板。明略科技能以行业领军者姿态通过港股上市聆讯、实现经营性盈利转正,核心在于其近二十年发展积淀的差异化技术优势:数据端,以丰富的数据生态系统为基石,构建了适配企业复杂场景的数据智能根基,能高效处理多源异构数据;行业端,沉淀了垂直领域深度知识,可精准匹配各行业业务需求;模型端,打造企业级专有大模型,而非通用模型,能直接落地解决实际问题。从多模态大模型到可信AI体系,这些优势共同构成其穿越行业周期、兑现企业赋能价值的核心驱动力。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明略科技共拥有2322项专利与596项专利申请,覆盖数据智能、企业知识图谱及数据隐私等核心技术领域。
明略科技的技术壁垒并非停留在实验室层面,而是通过“技术研发-产品转化-场景验证-数据反哺”的闭环持续强化,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并最终快速商业化落地,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
可以看到,当前明略科技已形成从技术落地到商业回报的正向循环。其财务数据不断改善以及盈利拐点的出现,也折射出AI企业的成长路径:从技术投入期的规模布局,逐步过渡到精细化运营下的价值兑现。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9月份,面向大模型时代,明略科技进一步推出了公司全新的核心产品体系——专有大模型架构DeepMiner。DeepMiner定位为企业级专有大模型产品线,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可信智能体模型(Agentic Model)+可信数据”,为企业提供“可信生产力”。它并非单一智能体,而是一系列基于真实业务场景构建的Agent集群,聚焦全球商业数据分析与决策领域,全面继承了明略科技在数据分析与挖掘领域的技术积累与领先优势。
随着DeepMiner全面融合升级公司现有业务,其也有望为公司带来新一轮的收入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市场增长前景广阔,预计规模将由2024年的327亿元,增长到2029年的67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5.6%。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明略科技有望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
日前,明略科技也刚刚凭借在AI领域的丰硕技术成果,成为中国香港特区政府重点引进企业。无疑,对于明略科技来说,若正式登陆港股,有望进一步助力公司加快打造面向全球的AI技术创新中心和业务服务平台,全面拓展全球市场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