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邓贞)10月20日,以“赋能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高价值专利运营新范式”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分论坛暨第八届知识产权运营大会迎来多项成果落地,标志着长三角知识产权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大会伊始,上海市嘉定区委书记肖文高在致辞中介绍了嘉定区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亮眼成绩:全区有效专利累计达9.8万件,今年1-7月高价值发明专利达9628件,均位居上海市前列。他表示,嘉定正全力育强知识产权创造的“策源地”和转化的“引领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


在金融赋能方面,论坛现场举行了浙商银行和邮储银行“金融顾问工作室”的揭牌仪式。这一举措标志着金融与知识产权科创领域的对接机制进一步完善。未来,两大工作室将聚焦“知识产权+人工智能”产业需求,为长三角区域的科创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金融服务,破解融资难题,助力产业生态优化升级。


在签约环节,嘉定区菊园新区与知识产权出版社签署了知识产权大数据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随后,上海市嘉定区、江苏省南通市与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共同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构建横跨长江两岸的知识产权创新协作机制。两项签约的完成,标志着论坛在知识产权数字化赋能与区域协同发展两大领域实现实践突破,将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完善、科创生态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在技术革新环节,论坛迎来了关键成果的发布——由多方权威机构联合推出的专利估值“中知路”模型正式面世。该模型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直指专利价值评估复杂这一行业痛点,旨在实现“为创新定价”,为知识产权的转化和交易提供精准、可靠的价值参考,有望显著提升专利运营的效率。
此外,国家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乐玉成在主旨报告中强调,人工智能正重塑全球知识产权格局,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主引擎”,应充分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通过设立AI专利加速审查通道、制定AI内容版权指引等措施,强化保护、完善治理,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向高质量、全球化发展。
自2019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已连续七年成功承办了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分论坛,论坛已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助力国际知识产权运营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