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期限LPR连续5个月维持不变
受政策利率不变、银行息差承压等因素影响,两个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连续5个月维持不变。10月20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
LPR“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LPR报价机制看,作为LPR定价基础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1.40%,并未发生变化,因此LPR较难下降;从银行方面看,随着银行持续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息差缩窄压力不断增大,缺乏压降LPR报价加点的动力。
“受‘反内卷’牵动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近期包括1年期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AAA级)在内的主要中长端市场利率都有所上行,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的融资成本略有上升。在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最低点的背景下,当前报价行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不足。”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告诉记者。
当前,我国贷款利率水平持续处于低位。据央行披露,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在这种情况下,引导LPR下降并非当务之急。而且,随着市场利率不断降低,降息的边际效应也在下降,降息并非稳增长、促消费的关键因素。”董希淼表示。
展望未来,董希淼判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有继续大力实施的空间和可能。未来一段时间,预计央行将通过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中短期市场流动性的调节;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降准等措施,继续释放中长期流动性,优化流动性期限结构,以进一步满足政府债券发行、信贷投放增加等对市场流动性的需求。
“近期外部波动加大,加之近期投资、消费增速有所下行,四季度宏观政策加力稳增长、稳就业的必要性上升。”王青判断,在大力提振内需、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过程中,政策利率及LPR有下行空间。随着9月美联储恢复降息,外部因素对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掣肘进一步弱化。
不过,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告诉记者,尽管美联储9月降息为我国降息创造了较好的海外环境,但国内商业银行息差压力仍然不小。在通过LPR下调引导贷款利率下行前,可能需要推动存款利率先行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