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1 10:20:50 股吧网页版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如何协同发展?多方专家学者支招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章轲

  “雄、险、秀、幽、奇”,看到这些词汇,你会不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黄山?没错,这些都是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山岳型景区是我国旅游资源主要类型之一。除了自然美之外,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往往还含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构成自然与人文的巧妙结合。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以山地为旅游资源载体和构景要素的具有美感的地域综合体。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5A级山岳型景区86家,占我国5A级景区的28.47%。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黄山均为5A级山岳型景区。

  在10月20日举行的“美丽中国万里行”(泰山站)大型系列主题活动上,来自多地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代表和文旅行业的专家学者表示,在新起点上,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应努力探寻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之路,让更多人领略山岳之美,感受生态文明之益。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应正确处理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突出做好‘两山’转化‘后半篇文章’,走稳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会长张永利说。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董瑞忠,泰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唐传营表示,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应加强文旅融合激活生态价值,走好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发展之路,构建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利益共赢的文旅发展的大格局。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近年来,我国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依靠自身优势,开拓创新文旅融合项目,已成为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收入高地。

10月20日举行的“美丽中国万里行”(泰山站)大型系列主题活动现场。资料来源: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如何寻求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发展之路?专家学者们表示,应根据自身特色,走出一条山岳型景区生态治理的创新之路。比如,泰山景区自启动“零碳泰山”建设以来,成功打造了“生态保护+低碳旅游+公众实践”的三位一体模式。

  泰山景区出台《零碳泰山建设方案》,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激励+全民共治”机制。从“垃圾下山”全民行动到“云植万木”绿化造林,从机器狗低碳运输到“无废马拉松”赛事,景区将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智慧转化为现代生态治理方案,创新实践已带动绿色消费增长10%。目前,该景区计划将“零碳建设”延伸至酒店、交通等全产业链,打造覆盖景区的零碳生态系统。

  再比如,武夷山景区推进全域零碳旅游示范区创建,探索森林碳汇生态补偿和市场交易机制,完成科技试验林场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及第一监测期减排量备案,并成功交易“福建林业碳汇”3万吨。

  专家表示,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发展旅游业的核心优势,源于其自然禀赋的稀缺性、文化内涵的厚重性、体验场景的独特性,并叠加资源适配性、市场需求契合度等多重维度,形成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力。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既不能因保护而完全停滞开发,也不能因开发而突破生态与文化的底线,关键在于建立“保护优先、动态适配、闭环管控”的长效机制。

  上述“美丽中国万里行”(泰山站)大型系列主题活动上,张永利表示,作为全国性行业协会,如何发挥好应该发挥的作用是需要研究、谋划、用力最多的头等大事。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是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将深化风景名胜区行业、相关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确保风景名胜区有关规划体系既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又满足文旅融合发展现实需要。

  同时,引导行业深入挖掘文化主题、内涵和价值,运用科技手段打造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文旅品牌,以创新方式增加文旅融合的内容供给,实现更高水平的文旅融合。构建政府、企业、社区等多方协同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等方式,形成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