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总能让人类展开无限的想象。10月19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三十周年庆典上,《连线》杂志创始主编、被称为“硅谷精神之父”的凯文·凯利发表题为“AI元叙事:镜像、异智与互见的未来”的主旨演讲,探寻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方向。
面对AI变革,凯文·凯利表示,未来将由乐观主义者塑造,应期待一个由AI“赋能”人类发展的未来,5-10年间AI发展的方向包括符号推理、空间智能、情绪智能与AI智能体生态;治理与产业走向将影响国家“软实力”,中国具备在产品、文化与城市等方面“变酷”的潜力。
AI技术的四大前沿趋势
凯文·凯利认为,在不远的将来,AI技术会成为塑造全球社会的重要力量。市场对AI的未来走势持乐观愿景,对于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把AI应用当作提质增效的机会。AI的出现催生出了较多的增量岗位,其更像是提升个人与组织效率的‘放大器’,AI是对人类进行提升,而不是把人类取代。”凯文·凯利称,AI可以帮助新兴技术的发展实现加速。AI其实不会直接取代任何一个职业,而是成为人们强大的生产力工具,例如让生产力提高25%、30%甚至50%。
AI正逐渐进入到下半场的应用爆发阶段,对于AI后续发展,凯文·凯利在演讲中谈到了四个AI的前沿话题,包括符号推理、空间智能、情绪智能和AI智能体。
符号推理(Symbolic Reasoning)是一种基于逻辑规则和符号表示的推理方法,它通过对事实和规则进行符号化处理,并应用逻辑运算和推理规则来推导出新的结论。
凯文·凯利认为,要让AI真正会“思考与行动”,需要把符号推理等多种认知能力拼成“复合体”,解决持续学习与工程权衡问题。
目前AI已具备推理、学习、模拟以及大语言模型等能力,但不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在凯文·凯利看来,仅靠“把神经网络和大模型做大”并不能推动AI的持续学习能力,后续更合理的多脑协作将推动AI进化为“可持续学习、可验证、可权衡的多模块复合体”。
第二点则是空间智能,即理解物体位置、运动等空间关系的能力。凯文·凯利认为,未来AI不只学文本,而是通过物理、生物等领域的学习,通过模拟未来状态从而更加接近类人智能,弥合人与机器之间的差异。
“AI 将以数字孪生或者智能眼镜为入口,依托海量真实世界多模态数据在本地实时理解与对话,引导我们在物理空间中行动。”凯文·凯利总结道。
第三大趋势则是情绪智能,是指AI具备识别、表达和回应情绪的能力。在凯文·凯利看来,后续可以把“情感”模块编程进AI,可能会推动人类与AI产生较强的情感连接。
第四个趋势则是AI智能体(Agent)的发展。凯文凯利表示,在未来或许大家每天都只需要直接接触少数智能体(如机器人、自动驾驶),绝大多数智能体则在后台完成协作,这或许是技术进步的标志。
他认为,能否信任智能体或许会成为重要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分布式的计算等机制的发展。“我认为未来AI会逐步商品化,真正的产品护城河将转向界面与体验,谁把AI封装得更易用、更安全、更可控,谁就更有价值。”
AI的发展会让中国“变酷”
凯文·凯利称,对于中国后续AI发展的前景,需要问一个问题,AI能不能帮助中国变得更加“酷”?
“我所说的‘酷’有三要素,一是中国有创造卓越产品的能力,二是出现了可以引领全球时尚趋势的文化,三是构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他认为。
凯文·凯利解释称,其构想中的“酷中国”,是指能成为一个创造广受欢迎产品的国度,比如会创作出受欢迎的电影,或是出现引领全球时尚的设计师——让全世界都渴望拥有这些中国元素,并推崇其文化源头。这种吸引力就是“酷”。
AI将成为中国提升全球影响力的关键力量,帮助文化产品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输出到国外,这会成为中国绿色科技和软实力的一部分。他预测,在太空竞赛和芯片制造等硬科技领域,中国也将实现重大突破,“五年时间内,中国可能会做出世界上最好的人工智能芯片。”
中国具有很强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能力。他建议,中国后续应探索将可自我运行的智能工厂整体输出到海外,实现本地化制造与运维,让“工厂成为新的出口主体”,为全球产业链注入中国方案。
“在接下来25年内,我们可以想象一个非常‘酷’的中国,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技术会成为非常重要的愿景实现的基石。”他说,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技术领域的领导者,为世界展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也有可能成为首个AI优先的国家,真正将AI融入司法体系、金融体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