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卫星板块再度上攻,卫星产业ETF(159218)涨超1.1%,信维通信涨超6%,芯原股份涨4.6%,臻镭科技、铂力特、鸿远电子、天银机电涨超2%,中国卫星、中国卫通、中科星图跟涨。据Wind显示,截至发稿,该ETF盘中获净申购1200万份。
消息面上,据新华社,近日中国星网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千帆星座成功发射第六批组网卫星。
此外,据央视新闻,近日,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首飞箭顺利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为今年正式入轨发射及一级回收开展各项准备。
中金公司刘中玉指出,今年八月初是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拐点。
从政策层面看,工信部等部委持续完善卫星互联网应用的相关政策,包括向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运营商颁发卫星通信运营牌照,并积极推进相关政策的修订工作。
产业层面,自七月底八月初起,国内卫星互联网组网发射进入高密度、高频次的新阶段。
资本市场方面,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适用范围在七月份得到修订,明确将商业航天列为重点支持领域。
政策、产业和资本这三个维度的变化共同表明,国内卫星互联网发展已经迎来明确的加速拐点,这对投资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而火箭发射成本则是卫星产业当前发展的关键问题,刘中玉指出,当前我国与海外的主要差距之一在于火箭发射成本,Space X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当前第11次试飞成功,完成了从发射到受控落水的完整闭环。当前我国可回收火箭朱雀三号首飞在即,有望给行业带来较大催化,值得期待。
当前我国卫星产业处于组网建设期,卫星制造和火箭发射环节资本开支集中,确定性相对较高。展望未来,下游商业应用潜力更大,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2024年数据,未来用户终端及应用服务市场的规模预计为卫星制造与发射环节的5~10倍,产业增长重心将逐步向下游迁移。
刘中玉建议,手机及汽车直连卫星将是潜力较大的应用方向。随着低轨卫星网络加快部署,预计明年低轨方案将为手机和高端车型提供毫秒级低时延、更稳定的直连服务,显著提升体验。终端厂商或将卫星通信视为重要差异化功能,产业链协同有望加速应用普及。
卫星产业ETF(159218)跟踪中证卫星产业指数,成分股涵盖卫星制造、发射、导航通信应用等上中下游企业,今年以来规模增长超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