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概念
编者按: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月均价期货将于10月28日当晚在大商所上市交易,此举将进一步丰富化工产业风险管理“工具箱”,对维护供应链稳定、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塑料价格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自即日起,本报特推出“月均价期货你问我答20讲”专栏,对其进行全方位解读,敬请关注。
1.什么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月均价期货(下称三个化工品月均价期货)?
三个化工品月均价期货合约,是以对应实物交割期货合约的月均结算价为交割结算依据,到期时采用现金交割了结持仓的期货合约。其核心是依托现有三个化工品实物交割期货的公允价格,为产业提供适配月度“均价贸易”模式的风险管理工具。
2.我国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的供需情况如何?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我国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的产能分别为3571万吨、2754万吨、4676万吨,产量分别为2791万吨、2344万吨、3476万吨,消费量分别为4094万吨、2089万吨、3573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些年我国塑料产能的持续扩张,我国塑料出口量逐年增长。例如,聚氯乙烯出口量从2020年的63万吨增至2024年的262万吨,聚丙烯出口量从2020年的43万吨增至2024年的235万吨。在南亚、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地区,中国塑料正在获得市场越来越多的认可。
3.为什么要上市三个化工品月均价期货?
在当前塑料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出口增加的大背景下,三个化工品月均价期货适配以月度为周期的“均价贸易”需求,满足产业企业更为精细化、多样化的风险管理需要,既可以为产业提供更加平滑的价格参考,也能够进一步丰富期货市场工具体系,并与实物交割期货一道,提升我国塑料的定价影响力。
4.国际市场是否有月均价期货推出的先例?
有。如CME于2006年推出WTI原油月均价期货,之后多家境外交易所均推出了月均价期货产品。经过多年发展,月均价期货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市场主要期货交易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