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快时尚巨头SHEIN(希音)陷入一场围绕其新加坡公司财务数据的舆论漩涡。消息称,SHEIN的新加坡总部在当地4年纳税超33亿人民币。
针对舆论风波,SHEIN声明称,关注到国内部分自媒体、地方媒体持续炒作SHEIN新加坡公司纳税、盈利等经营情况,该信息严重不实,系恶意炒作,公司已固定相关证据,并保留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正当权益的权利。
据红星资本局消息,经其查询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理局(ACRA)公开文件,SHEIN新加坡公司2024年营收达370.44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但息税前利润同比下滑11.54%至13.25亿美元,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文件显示,2022-2024年,SHEIN新加坡公司持续经营税前利润合计约34.71亿美元,税后利润为30.31亿美元,有税务人士指出,两者差额4.4亿美元(约31.36亿元)为企业所得税款项,不代表该企业在这一年度缴纳的所有税。
尽管2024年SHEIN新加坡公司营收规模持续扩大、总资产增速亦高达72.47%至152.67亿美元,但SHEIN2024年总负债同比激增74.43%,达124.84亿美元。
有分析认为,SHEIN新加坡公司在2024年的负债高企与资产增长,或与SHEIN英国公司早前遭受的指控有关。9月,英媒指控SHEIN英国公司将2024年84%销售额(约17.2亿英镑)以采购成本形式转移至新加坡公司,导致其在英应缴税额大幅缩水,仅缴纳960万英镑的税款。SHEIN的发言人对此表示,这些指控是荒谬的,会在最基本的审查下崩塌。
2025年来,SHEIN屡次被传计划赴港上市,且可能以“不公开披露财务细节”的方式推进IPO(首次公开募股)。若成行,按SHEIN此前拟在伦敦IPO时500亿美元估值计算,其估值或达4000亿港元。但目前,香港证监会及港交所披露易系统均未出现其上市备案信息;创立于2008年的快时尚巨头,资本市场之舞仍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