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1 22:28:40 股吧网页版
高市早苗“涉险过关”成日本首位女首相 “早苗经济学”能否奏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日本首位女首相诞生。

  当地时间10月21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在临时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中均胜出,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

  虽然在大选前夕,高市早苗已基本锁定胜局,但她的拜相之路颇为曲折。10月4日当选自民党总裁后,高市早苗相继遭遇执政联盟破裂、被在野党联合狙击等困局。直至本月20日,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签署了两党联合执政的协议文件,高市早苗获得维新会支持,才得以在首相指名选举中险中取胜。

  由于高市早苗向来主张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日本首相指名选举的消息还触发了日元弱、日股强的“高市交易”。21日,日股继续狂飙,日经225指数盘中一度接近5万点,连续两日收盘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日元兑美元继续呈现出缓慢下跌的态势。

  在首相选举“涉险过关”后,接下来,高市早苗将不得不面临一系列严峻考验,包括如何应对自民党内根基脆弱、国会席位不足、日本经济复苏仍缺乏动力等问题以及美国关税挑战等。自民党总裁竞选期间,高市喊出“日本回来了”的口号。外界都在关注,她想带回一个怎样的日本,还将带领日本走向何方。

  最后一刻“涉险过关”

  如外界所料,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在21日的首相指名选举第一轮投票中,以237票当选为日本第104届首相。

  高市早苗1961年生于日本奈良县一个普通家庭,从神户大学毕业后进入著名的松下政经塾学习。之后她赴美深造,回国后当过电视节目主播和大学教授。1993年,高市早苗首次当选众议院议员,正式进入日本政坛。由于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关系密切,且政策理念相近,因此她也被媒体贴上“安倍女孩”的标签。

  自称“安倍路线”的坚定继承人,高市在多领域的政策上都有明显的安倍色彩。高市早苗的政纲,整体上呈现出强硬的保守右倾立场,特别表现在政治和外交安全领域。在经济领域,主张继承和强化“安倍经济学”,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民生领域,她也主张扩大对弱势族群和育儿家庭的支持,提高女性就业参与率,但对养老金等传统民生问题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然而,高市的政纲引发了自公联盟中的公明党的激烈反弹,后者因为政策分歧而选择退出执政联盟。原本被视为“走过场”的首相指名选举,演变为激烈的竞争。在“冲刺”相位的最后一刻,自民党总算成功牵手维新会这一新的执政盟友。

  “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选择联合执政,是出于双方获得政治权力以及国会推进政策的现实考量。”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在自民党与长期盟友公明党关系破裂后,自民党失去了在国会众参两院的稳定多数议席支持。这意味着高市早苗即使当选首相,也将面临“少数执政”的困境,其政策、法案和预算的通过将举步维艰。因此,联合执政是自民党确保政府运作和政策推行的关键。

  在项昊宇看来,维新会同意结盟也有着明显的政治考量。他表示,日本维新会作为在野党中的第二大党,与自民党结盟能够使其首次成为执政党,可大幅提升其政治影响力和话语权,尤其是在推行其主张的地方分权和行政财政改革方面。尽管两党在一些政策上存在分歧,但在修宪、国防开支增加以及对“安倍经济学”的经济扩张主张等方面存在政策合作空间。

  上海市日本学会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维新会与自民党结盟能实现其政策目标的最大化,包括指定大阪为“副首都”的构想,废除企业和团体政治献金等问题。

  联合执政前途未卜

  自民党和维新会匆忙“牵手”推动高市早苗成为新一任首相。但其实,两党的相关协议条件并未完全谈妥,这意味着背后还存在多重不确定因素的扰动。

  陈子雷指出,维新会一贯主张禁止企业和团体的政治献金,联合执政后能否让自民党实现政治献金制度改革仍是未知数,若如此,也会对自民党的财政和长期运作造成极大的打击。

  对此,项昊宇预计,在涉及政治资金改革和财政纪律的议题上,自民党和维新会可能出现政策拉锯和博弈。维新会为了维护其改革形象和政党利益,难以轻易让步;而自民党则需竭力保护其财政来源。最终的联合执政协议可能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可能会采取分阶段改革或在其他不损害自民党核心利益的领域进行交易,“这种内在的矛盾,决定了联合执政不会一帆风顺,政策推行将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此次维新会将以“阁外合作”的形式参与联合执政,即其成员不进入内阁担任大臣。

  近五年来,日本已经历了五任首相,“旋转门首相”似乎成为了日本政坛的新常态。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蔡亮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接下来日本政治或将迎来新一轮乱局,开启“多党化时代”。首先,由于高市早苗的自民党总裁任期是两年,而自民党和维新会签订的协议也是以两年为前提,若高市的首相任期不足两年,还需要重新选举和谈判;其次,高市执政后,未必愿意长期处于依赖小党支持的地位,她可能会选择合适的时机解散国会,重新举行大选。失去公明党的支持后,自民党未必能在参众两院维持现有席位,若未来选举结果发生较大变化,自民党和维新会的合作基础也将面临调整,前景将难以预测。

  接下来,高市仍会是“少数派执政”,所以她可能会在执政上面临一系列风险。项昊宇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推行受阻,关键法案和预算案在国会可能面临阻挠,尤其是在野党可能联合起来否决重要提案;二是执政联盟不稳,维新会与自民党在政治资金改革等问题上的矛盾可能随时导致联盟破裂,从而引发政局动荡;三是,高市有成为“短命首相”风险,政策受挫或执政联盟解体可能导致支持率下跌,迫使高市提前解散众议院进行大选,或在党内外压力下辞职。

  “早苗经济学”或难奏效

  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的结果,再度触发“高市交易”。

  10月20日,外界预测高市基本确定会在日本首相指名选举胜出,高市交易开始变得活跃。截至21日收盘,日经225指数连续两日录得历史新高,最终收涨0.27%,报49316.06点。另一边,日元兑美元汇率继续呈现贬值。截至北京时间下午6点,日元兑美元录得1美元兑151.9日元,周内贬值幅度为0.85%。

  “日股之所以会明显上涨,主要在于市场对高市政策的预期感到乐观。前任石破茂在财政政策上相对谨慎,在发放补助和减税问题上也较为保守。相较之下,高市主张大胆推行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市场预期日本会大规模‘放水’,因此市场出现了短期的欢腾。”蔡亮称,如今日本的市场表现,跟9月初石破茂提出辞职时一致。

  在经济领域,高市早苗主张延续并强化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安倍经济学”路线,核心是大规模货币宽松和积极财政政策,并把这一主张称为“早苗经济学”。项昊宇认为,市场预计,这种鸽派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刺激将为日本经济注入动力,特别是她承诺将资金重点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和国防等战略性关键产业,被视为将加速日本经济转型和增长。日股飙升是典型的“高市交易”现象,即投资者押注新的政策将导致企业盈利改善、通胀温和上升,从而推高股价,但也会给日元带来下行压力。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高市早苗的扩张性经济主张或是短期繁荣与长期风险并存。“短期内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积极的财政支出和货币宽松能够刺激总需求,特别是在战略产业的投资有望提升日本的潜在增长率。但从长期来看,‘早苗经济学’一是会加剧日本的债务风险,增加财政压力和主权债务风险;二是,该政策会加剧通胀和日元贬值,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扩张可能进一步削弱日元汇率,若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加剧成本推动型通胀,侵蚀国民的购买力。”项昊宇分析指出。

  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截至2024财年末,由国债、借款和政府短期证券构成的国家债务总额达到1323.7155万亿日元,较2023财年末增加26.554万亿日元,连续九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日本的举债空间正在缩小,但刺激需求在增大,这一矛盾实际上是‘安倍经济学’遗留的主要问题之一,如今不仅未能缓解,反而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刺激,处理难度很大。”蔡亮指出,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交织,加之美国关税政策仍有不确定性,使得日本经济整体前景不乐观。

  陈子雷认为,如何重整日本经济,将是高市上任后所面临最大的挑战,而且除了经济刺激政策,高市的经济政策并无亮点可言,还可能引致极大的财政风险。项昊宇也持相近的观点,称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能会带来“恶性通胀”的风险,即通胀先行,但民众收入和国内经济结构性问题未能有效改善,最终可能导致国民生活水平下降和经济结构性矛盾的激化。

  高市在政策上或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在此情况下,“高市交易”也很有可能只是短期呈现的繁荣。项昊宇认为,“高市交易”能否持续,或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一是,高市能否在‘少数执政’的情况下,成功推进大规模财政支出和结构性改革;二是,美联储等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全球避险情绪等,是否会持续影响日元走势;三是,要关注通胀与工资增长数据,若通胀不能转化为工资的实质性增长,一旦市场对政策推行或经济增长的预期开始动摇,或日本央行因通胀压力被迫调整政策,‘高市交易’将会迅速逆转。”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