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推介会现场摄/谢巧云问致璞)
10月21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香港推介及座谈会”在香港北角联合出版大厦举行。
作为2025年大湾区文投会的前置活动,本次座谈会聚焦“文化产业创新升级”与“跨界融合”两大主题,旨在协助香港文化企业及投资机构全面了解大会背景、核心价值及项目选拔标准,推动优质文化项目与资本高效对接,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
香港推介座谈会先行:搭建企业对接桥梁
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秘书长谢晓平在会上表示,今年大湾区文投会的组织架构迎来重要升级——指导单位新增广东省港澳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单位纳入香港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会、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升级后的大会立足湾区、面向全国,紧扣文化领域投资热点与市场需求,将为投资机构与文化企业双向赋能。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是广东省委宣传部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采用“3+365”办会模式——三天的主会期供文化企业与投资机构学习经验、交换信息、签约项目,更多服务延伸至会期之外,提供全年全周期投融资支持。
谢晓平介绍,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将于11月26日至28日在广州黄埔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始终秉承“为资金找项目、为项目找资金”的运营理念,规划“1+8+N”活动体系:1场主题大会,8场投资路演,覆盖文化科技、文化IP、文化制造、文化出海四大赛道,N场投资服务活动对接需求。
“我们会邀请国内头部投资机构、港澳及国际资本参与,重点为初创企业提供发展机会,文化领域的投资需要投早投小。”谢晓平表示。
谢晓平强调,大湾区文投会不仅是行业交流学习与业务合作的纽带,更是投融资对接平台。他以过往案例佐证,去年某机器人项目在大会期间成功获取业务订单,香港杰森动漫参会后市场估值从不足5亿元跃升至20亿元,充分体现大会对企业发展的助推价值。
据悉,中国文投、红杉中国、五源资本、高榕资本等国内200余家知名投资机构参会,智谱华章、灵图创科、元象科技等300余家优质文化企业已报名路演,大会还邀请知名投资人、行业专家进行主题交流。
互补破局+技术出海
会上,一位专注于香港漫画游戏化的制作人发言指出,内地与香港两地游戏行业存在显著互补优势,内地在研发人员储备、技术研发及美术成本控制上更具竞争力,香港则在国际化运营、创意策划及海外市场开拓经验上更胜一筹。
不过他同时指出,因沟通不足,不少香港游戏从业者不熟悉内地市场规则,错失进入机遇,期待通过大会打破信息壁垒,破解被迫出海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
为促进行业间的交流,本次大湾区文投会的专场路演覆盖文化内容、国潮IP、文化科技、文化出海、港澳合作及并购等重点领域。值得关注的是,大会强调“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聚焦文化+AI、机器人、虚拟现实、元宇宙等前沿领域,重点关注抓早抓小(A轮及以前)和上市后发展蝶变期。
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会主席沈雪明提出,新时代中华文化“新三样”——网络游戏、文创、玩具蕴含巨大发展潜力。“香港曾成功将饺子等传统饮食文化推向全球,如今可依托技术赋能文化出海。”
她举例,通过AI技术将中文内容转化为多语言版本,能让文化产品一次性覆盖全球市场并产生倍增效应。不过,企业在探索相关应用时,仍面临技术整合难、融资渠道窄的挑战,亟需平台助力突破瓶颈。
大湾区文投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两届,2024年共有800多家投资机构和文化企业参会,实现意向投资签约56亿元;截至2025年8月,当年路演企业实际融资金额达63.87亿元,市场估值平均提升23.6%,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政策层面,今年5月,广东省出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一次性释放六个政策文件、共87条具体措施,覆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等多个领域,全力托举广东文化新业态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