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1 22:47:10 股吧网页版
亚马逊自动化愿景被曝光:用好机器人可少雇60万美国工人
来源:财联社

K图 AMZN_0

  周二的最新爆料显示,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正计划实现75%运营流程的自动化,这意味着在现有业务增长预期下,公司能在未来几年里少雇佣60万美国蓝领工人

  作为背景,亚马逊是美国第二大雇主,拥有数十万仓库工人和庞大的物流军团,并开创了用技术手段招聘、监控和管理员工的先河。自2018年以来,亚马逊的美国员工数量翻了超3倍,最新的数字接近120万人

  根据周二的最新爆料,亚马逊高管们去年曾向董事会汇报称,尽管预计到2033年产品销量将翻倍,但他们希望通过机器人自动化技术,让公司避免继续增加美国员工的数量。

  亚马逊自动化团队提交的测算显示,到2027年公司在美国可避免招聘超过16万名原本需要增加的员工。此举能够使得亚马逊每件商品的拣选、包装和配送成本节省约30美分。而到2033年,自动化能让亚马逊避免额外雇佣超过60万名美国员工。

  文件显示,亚马逊机器人团队的终极目标是实现75%的运营流程自动化。举例而言,在专为超快速配送设计的物流设施中,亚马逊正在试图打造几乎无需人力的仓库。

  爆料称,亚马逊坚信这种自动化的未来即将到来,因此已经开始制定计划,以减轻潜在的失业对社区的影响。

  文件显示,亚马逊考虑通过更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来塑造“良好企业公民”的形象。公司甚至还考虑避免使用“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术语,转而使用“先进技术”等说法,或用“协作机器人”替代 “机器人”一词,以暗示机器与人类的协作关系。

  对于最新爆料,亚马逊发言人凯莉·南特尔回应称,相关爆料查阅的文件并不完整,不能代表公司整体招聘战略。同时亚马逊并未要求高管回避特定术语,而参与社会活动也与自动化无关。

  南特尔强调,亚马逊正计划为即将到来的年末假日季招聘25万人,但拒绝透露其中有多少岗位是临时工。

  亚马逊的深远影响

  过去十几年里,亚马逊通过重塑美国人的购物方式,创造了旺盛的仓储与配送岗位需求,彻底改变了美国劳动力市场。而随着公司开始引领自动化潮流,这些岗位或将变得更加技术化、薪资更高,但数量大大减少。

  这不仅仅事关亚马逊,还将影响沃尔玛、联邦快递等美国蓝领用工大户。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正在麻省理工学院研究自动化问题的达龙·阿西莫格鲁教授评论称:“没有哪家公司像亚马逊这样有动力去寻求自动化解决方案。一旦他们找到能够实现盈利的模式,这种方法就会扩散到其他企业。

  阿西莫格鲁教授感叹称,如果亚马逊的计划得以实现,美国最大的雇主之一将从净就业岗位创造者变成净就业岗位破坏者

  从历史的后视镜来看,亚马逊在机器人自动化领域的布局,早在2012年就开始了。当时公司斥资7.75亿美元收购了机器人制造商Kiva。这次收购彻底改变了亚马逊的运营模式。工人不再需要穿梭仓库行走数英里,取而代之的是形如大型冰球般的机器人将成堆商品运送到员工面前。

image

  (Kiva机器人在亚马逊仓库中奔忙)

  作为自动化的最新成果,亚马逊去年在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开设了其最先进的仓储设施,作为未来机器人配送中心的样板。据介绍,在那座仓库里,一旦商品完成打包,几乎就无需再接触人工

image

  (亚马逊去年10月发布的新闻稿)

  内部文件显示,亚马逊在什里夫波特部署了上千台机器人,这使得去年所需员工数量比未使用自动化时减少了四分之一。随着明年引入更多机器人,预计该站点员工数量将比非自动化运作时减少约一半

  亚马逊计划到2027年底前,在大约40个物流设施中复制什里夫波特仓库的设计方案。

  计划显示,公司正在升级临近亚特兰大的一处设施,目前这处设施有约4000名员工。安装机器人系统后,预计处理货品量将增加10%,同时可能减少多达1200名员工。文件还显示,改造完成后,这处仓库将会更加依赖临时工,而非全职员工。

  亚马逊对此回应称,部分设施在经过自动化改造后,员工数量反而会提升。

  据悉,去年3月负责自动化项目的高管向亚马逊董事会进行汇报时,遭到敦促使用更少的资源实现更多目标。去年秋季时,他们将自动化计划的成本压缩到不足100亿美元,同时仅在2025至2027期间,就预期能节约126亿美元的支出。

  亚马逊表示,公司已经在全球运营中部署了100万台机器人,并认为照料这些机器人将成为未来的职业。随着亚马逊的设施运作日益趋近先进工厂模式,无论是小时工还是管理人员,都需要掌握更多工程与机器人技术知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