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在日本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第一轮投票中,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获胜,当选日本新一任首相。这位出生于普通家庭、早年学习成绩优异的政治女性,在以高龄男性为主的传统日本政坛中脱颖而出,接替石破政权,这在日本政治史上尚属首例。
大学期间,高市早苗是轻音部的成员,并在重金属音乐乐团中担任鼓手。毕业后,她曾前往美国,在美国民主党女众议员帕特·施罗德手下实习一年。回到日本后,高市曾作为媒体人,先后在多家电视台主持,后来逐步踏入政界。这些经历,都成为她后来三度竞选首相的政治资本。
此次高市当选首相,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日本自公联盟破裂后,一度不被看好的她,为何能在此次众议院投票中迅速胜出?以她为党首的自民党与日本第二大在野党维新会结成联盟,双方合作是否稳固?未来,她的外交政策将如何发展?南都N视频记者连线青年日本问题学者、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解读日本首位女首相“登顶”的曲折历程。
“打破战后日本政治‘天花板’”
南都N视频:高市此次上台前历经许多波折。你认为她最终能成功当选首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陈洋:相较于以往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当选首相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她不仅遭遇公明党“突然”退出执政联盟,还一度面临在野党联合推出首相候选人、自民党下台的风险。如今,高市成为日本历史上首位女性首相,无疑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战后日本政治的“玻璃天花板”。
高市最终能成功当选首相,主要原因是自民党与国会第二大在野党日本维新会迅速组建执政联盟。日本维新会在众议院有35席、在参议院有19席,自民党在众议院有196席、在参议院有101席,尽管两党相加均没有实现众参两院过半(233席、125席),但至少是相对接近过半了。这就为高市早苗赢得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当选首相奠定了基础,增加了更多确定性。
此外,高市早苗此次当选,也得益于主要在野党之间最终未能达成广泛共识。此前,立宪民主党、日本维新会、国民民主党一度有望实现三党合作,共同推举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作为首相候选人参与首相指名选举。这三个在野党在众议院的席位数相加多于自民党,完全有望赢得首相指名选举。但最终日本维新会选择与自民党组建执政联盟,导致这三个在野党未能实现推翻自民党执政地位的目的,从而间接促成了高市早苗当选首相。
“自维联盟合作基础并不牢固”
南都N视频:你之前提到一个观点,即这次“联合崩溃在未组阁前爆发”属于日本政治史上的首例。请就此简单解释一下,这种政治上的强烈不确定性在高市任期内,还有可能再次以其他形式出现吗?
陈洋:战后日本不是没有过联合政权的先例。比如,最为著名的就是1993年成立的细川护熙政权。这是战后日本首个非自民党政权,也是首个由在野党组建的联合政权。细川政权的一大特点是由八个在野党组建,这意味着政权内部必然存在政策理念和政策构想的矛盾,不可能完全“铁板一块”。尽管如此,这八个在野党还是达成了广泛共识,组建了联合政权。
回到这一次,自民党与公明党联合执政长达26年时间,不论是联合执政的政党数量,还是从执政联盟内部的分歧矛盾来看,都要低于细川政权时期。但令人完全没想到的是,在高市早苗赢得自民党总裁选举、信心满满地准备与公明党继续联合执政之际,公明党却“突然”宣布退出,可以说是“联合政权崩溃在未组阁前爆发”,这在战后日本史上并无先例。
时下,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组建了新的执政联盟。由于日本维新会明确表示不加入内阁,所以“联合政权崩溃在未组阁前爆发”的情况暂时不会出现。至于未来,我认为仍有待观察,即日本维新会与自民党的合作是否顺利,以及是否符合日本维新会自身的预期。
南都N视频:自民党与维新会形成阁外合作。“阁外合作”这种形式对于目前的联盟是否稳固?
陈洋:对自维联盟来说,“阁外合作”的形式要比“阁内合作”更为脆弱。事实上,此前自公联盟能够实现长达26年的合作,关键在于两党采取“阁内合作”模式,内阁国土交通大臣一职一直由公明党成员担任。
而如今的“阁外合作”,意味着日本维新会与自民党之间的合作基础并不牢固。日本维新会对与自民党的合作仍存在某些疑虑,因此才避免完全与自民党融合。
同时,加入内阁意味着要遵循“内阁一致”原则,即针对某些议题,当内阁多数成员赞同时,少数需服从多数。但从日本维新会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在国会议员数量,还是内阁成员数量上,都要弱于自民党。一旦高市内阁在某些可能违背日本维新会意志或利益的议题上做出决议,日本维新会就不得不顺从。从短期看,这可能影响不大,但从长期看,将动摇日本维新会的社会支持基础,进而使其在今后的国会两院选举中失利。这正是日本维新会所忌惮的地方。
展望未来,自维执政联盟是否会比自公执政联盟更具韧性、更为长久,我认为还存在很大的问号。
一是此次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是属于匆忙联合,两党此前并没有太多的合作,反而在国会和地方选举中存在竞争关系,两党间的政治互信并不牢固。二是在“少数执政党”的身份背景下,高市、自民党此次是为了继续维持执政党的地位,才选择与日本维新会合作、完全接纳日本维新会提出的12个要求,而高市、自民党方面的真正意中人是国民民主党。这实际也为今后自维联盟可能出现分歧埋下了伏笔。
南都N视频:与公明党相比,维新会是更右翼的政党。在两党政策磋商中,针对一些核心诉求,双方达成共识是因为自民党做出了明显妥协吗?为什么自公联盟谈“黑金政治”问题会谈崩,而自维联盟却能达成协议呢?
陈洋:事实上,日本维新会提出的很多诉求,并未被自民党完全接纳,而且其中不少诉求也很难实现,比如削减国会议员数量、大阪“副首都”构想。前者涉及各政党议席数量的变动,后者牵扯日本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诸多方面,实现起来绝非易事。自民党此次之所以完全接纳日本维新会的要求,主要还是出于维持执政党地位的考量。
至于“黑金政治”问题,自公和自维确实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黑金政治”对公明党有现实影响。事实上,“黑金政治”本身是自民党的问题,但由于公明党此前参与联合执政,所以也受到了波及。例如,在去年10月的众议院选举和今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公明党的席位数都有明显下降。因此,在“黑金政治”问题上,公明党才表现得尤为坚决。
第二,围绕“黑金政治”,自维联盟实际上并未完全达成共识。自民党反对完全禁止企业或团体的政治献金,主张进行公开;而日本维新会则主张完全禁止。由于日本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不能再拖延,自维联盟才匆匆达成了一个相对的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已经被完全解决了,两党之间仍存在分歧,只是目前这个分歧被暂时掩盖了而已。
“中短期内外交方向不会大幅调整”
南都N视频:过去,作为偏中立的政党,公明党能在一定程度上监督自民党的决策。自维新联盟达成后,在你看来,右翼政党的联合将对日本国内及国际政治带来怎样的主要影响?
陈洋:由于高市本人和日本维新会都缺乏充分的外交经验,所以我认为中短期内日本的外交政策不会有太大调整。
其一,2022年底修订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3份文件(“安保三文件”)已规划了日本未来5至10年的中长期外交、安保防务路线方针。“安保三文件”是经过内阁正式决议通过的,具有官方政策约束力,不会因首相的更替而失去效力。尽管自维两党一致同意提前修订“安保三文件”,但这毕竟也需要时间,所以中短期内日本的外交大方向不会有大幅调整。
其二,在日美关系方面,预计高市政权、自维执政联盟还是会继续深化日美同盟关系,加强日美以及“日美+”安保防务合作,推动落实“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等。
由于美国是日本唯一的盟国,日美同盟关系对日本尤为重要。无论谁担任首相,都会沿着深化日美同盟的方向推进。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10月底访日,这是日本新内阁成立后的首场“大考”,也是特朗普再次出任总统以来首次访问日本。预计双方会再次确认以往的一些共识。当然,特朗普也很可能再度就防卫费问题向日本施压,敦促日本加快兑现对美国的投资等。
其三,高市早苗上台后,中日关系短期内不会立刻陷入低迷。这并非意味着中国政府与日本新内阁存在“蜜月期”,而是高市和自维执政联盟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同时,从中方角度来看,也需要确认高市政权是否会延续前届政府的对华政策与政治承诺。高市与她的前任石破茂、岸田文雄有很大不同,她是一位右翼保守色彩浓厚的政治家,所以中方需要一定时间,对高市政权进行全面评估。
但从中长期来看,中日关系将因高市政权的成立而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高市是一位右翼保守色彩浓厚的政治家,她今后是否会在历史等问题上做出某些小动作,将影响中日关系的稳定。另一方面,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也意味着没有了公明党的牵制,高市领导的自民党今后在某些领域,采取消极挑衅对华措施的可能性将增加。
最后,有一点值得注意,高市早苗任命茂木敏充出任外务大臣。这是茂木第二次担任外相。高市的如此安排,不仅是出于“举党一致”,也在于茂木本人拥有丰富的外交经验,与中美两国都有过接触,并且在任内确保了日本与中美关系的总体稳定。作为外相的茂木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市以及自维联盟在外交方面的不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高市的外交政策过于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