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2 00:14:21 股吧网页版
科技赋能 中国粮仓迈向绿色智能新时代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10月21日电(记者谢艺观)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协同发力。在全力稳住粮食生产的同时,推动全链条节约减损已成为筑牢粮食安全屏障的重要一环。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粮食储备领域正迎来一场智能化、绿色化变革。近年来,一批新装备新技术涌现,推动仓储作业转型升级,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新装备开启粮食储备新时代

  走进中储粮成都青白江仓储有限责任公司,国内粮食行业首个集“机器人技术+模块化”于一身的智能扦检系统正平稳运行。这套先进设备能够自动完成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种的扦样工作,并实现覆盖22项质量指标的无人化检验。

  “连续作业状态下,稻谷检验平均每车次控制在13分钟以内,小麦、大豆、玉米更是缩短至8分钟左右。”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智能扦检项目组研发技术人员荣云表示,设备使整体扦检效率提升2倍以上,同时显著减少了人为干预,防范“人情粮”风险,让农民放心、明白卖粮。

  粮食入仓前的清理环节至关重要,移动式清理中心担当起重任。其作业线长度不到原来的一半,在节省占地面积的同时,将清除杂质的效率提高了50%。同时,作业时,设备四周平均粉尘浓度不高于8mg/立方米,符合相关国标的要求。

移动式清理中心。谢艺观摄

  目前,移动式清理中心可以处理的粮种覆盖了稻谷、小麦、大豆、玉米四大主粮,能够将高含杂率(3.0%)的原粮一次性清理至1.0%标准指标要求。

  步入粮仓内部,粮仓智能空调、储粮专用节能低噪风机等一系列储粮新装备映入记者眼帘。据仓内技术人员介绍,这些设备可有效控制仓内温湿度,实现低成本绿色储粮目标。

  数智赋能粮食储备新变革

  绿色储粮新装备之外,数智技术的应用也推动储粮技术向高效、低碳方向转型。

  虫害是储粮的一大隐患。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虫霉助理研究员马一铭告诉记者,AI虫情监测分析系统为粮面害虫监测装上了“智慧大脑”,通过在库区部署AI虫情监测终端,实现了对粮面害虫的远程、自动、全天候监控,为虫情“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数据显示,2025年,AI虫情监测分析系统已在上海、菏泽、玉环、重庆等20余家直属库开展示范,相关库区虫情监测频率提升至每日小时级,识别准确率达95%以上,显著降低了虫情暴发风险,更好保障储粮安全。

AI虫情监测设备。谢艺观摄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中储粮集团公司与中国移动集团联合研发了粮食行业首个储粮大模型——“稷元”,并成功入驻国务院国资委“焕新社区”平台这一国家级开源开放创新载体。

  据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虫霉防治中级师李丹丹介绍,目前,“稷元”已汇聚超过20万条高质量储粮知识单元,系统融合各类标准、政策法规等权威知识体系,融合储粮工艺、仓储管理、虫霉防控等关键内容。

  通过输入粮食储藏专业知识进行对比,“稷元”展现出比通用大模型更深刻的理解能力,能够提供更实用、精准的智能辅助,保管员遇到什么问题,只需一问,就能获得专业解答。

  此外,由粮食数量监管、粮食质量监管、安全生产监管、购销作业监管、人员行为监管5大类20多项智能算法构建的中储粮监管“智慧大脑”,实现了从“人找问题”向“问题找人”的转变。“粮情异常预警”准确率超过87%,将传统“事后处置”模式转变为“事前预防”监管机制。

  从智能硬件投入到软件算法升级,科技创新正融入到粮食储备的各个环节,让大国粮仓的根基愈加稳固,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注入信心与底气。(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