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2 00:41:11 股吧网页版
“人工智能+”行动落地 各产业迎“智变”时刻
来源:证券日报

  近日,记者在深圳华为展厅中体验了智能座舱技术。上车后,随口一句“车里有点暗”,阅读灯便自动亮起。基于MoLA架构的车控AIAgent(智能体)让人车对话如唠家常般自然,无需标准口令。华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主动服务的技术挑战极大,背后是从环境感知、策略分析到最终执行的完整闭环,这类主动服务对算法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

  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而来,赋能各行各业,这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AI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提供“施工图”。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各地“施工图”渐次落地

  顶层设计指引下,各地积极行动,在资金、算力、场景、标准等方面多箭齐发,“人工智能+”正在引发一场系统性变革。

  纵观各地推出的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是突出特点。各地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例如,日前发布的《重庆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电子终端产业创新蝶变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围绕“人工智能+”实施4类专项行动,其中“具身智能蝶变飞跃行动”的落点在于推动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深度融合。宁夏则聚焦传统工业、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公共事业四大领域,通过建设数字赋能平台,推动AI技术在智能耕种、酿造等环节的应用,助力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体看,各地呈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多元格局。”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院长陈柏珲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各地“人工智能+”行动普遍聚焦制造、教育、医疗、文旅、城市治理等重点领域,强调场景应用、产业集聚、技术突破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

  例如,《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通过三年时间努力,本市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在语料、模型、平台、场景等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成果”“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广西也出台了相关行动方案,重点实施人工智能产品突破、“智赋万企”、关键技术攻坚、企业培优育强、产业布局优化、资源要素保障六大行动。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告诉记者,各地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其中典型路径之一就是工业制造业,AI技术可以促使制造业实现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转变。后续建议持续聚焦高价值领域,比如可推广“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模式,重点在汽车、电子信息行业打造标杆智能工厂。

  “AI+”浪潮奔涌

  千行百业迎来“智变”时刻

  当前,AI技术已从单点试验走向规模化落地,在多个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场景。

  华为智能座舱应用的AIAgent便是AI赋能的实践之一。多模态融合技术实现了语音与视觉的协同感知,结合环境信息,为智能决策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从AI到AIAgent,核心是赋予人工智能“行动”的能力。

  在工业领域,AIAgent不再仅限于在固定流程中进行视觉质检,而是可以调度整个机器人产线,动态调整生产节奏以应对突发故障;在城市治理中,它可以是24小时在线的“虚拟城管”,不仅能识别出违章停车等事件,还能在自动生成任务工单后,派发至具体责任人并跟踪处理全过程。

  这离不开顶层设计的前瞻引领与底层技术的集群突破。《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强调,推动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政策支持催生了AIAgent这类具备复杂决策与执行能力的智能技术。

  在传统产业方面,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尤为典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95.1%的钢铁企业将数字化转型战略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进程;82.9%的企业建设智能集控中心,63.4%的企业运用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建设数字化工厂。同时,钢铁行业正加速推动“人工智能+钢铁”标准制定工作,已开展《人工智能钢铁行业应用场景分类指南》等10余项标准的研制。

  陈柏珲表示,从现有实践看,AI对千行百业的赋能在产业与民生两端均在显效。在“场景—标准—评测—算力—资金”的路径下,典型场景将成为放大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的新增产能与服务增效。

  从华为智能座舱的顺畅交互,到钢铁工厂的智能产线,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各行各业以及日常生活,深刻重塑生产生活方式。随着各地政策的持续落地、技术的不断突破,一个更加智能、高效、人性化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到来。未来,或许就在下一句“车里有点暗”的瞬间,悄然被点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