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2 00:59:41 股吧网页版
多个护肤产品陷入“苏丹红”质疑 业内:品牌或不知情 复合原料组系监管灰色地带
来源:蓝鲸新闻

  蓝鲸新闻10月21日讯(记者郝妍汤诗韵)正值双十一大促节点,美妆护肤圈突发地震。日前,测评账号“老爸评测”发布视频称在多款化妆品中检测出苏丹红,相关舆论持续发酵。

  护肤品中检出禁用20年的苏丹红,多品牌回应、部分产品临时下架

  老爸测评检出的结果对行业和品牌而言无疑是一枚惊雷。视频指出,实验室在对一款肉色护肤品进行检测时,意外检出了苏丹红。苏丹红是一种具有基因毒性及潜在致癌风险的化学染料,早在2003年就已被全球范围内禁止用于食品和化妆品。

  该违禁成分疑似来源于一款红色原料。该原料同时含有鳢肠(ECLIPTA PROSTRATA)提取物、印度楝(MELIA AZADIRACHTA)叶提取物和辣木(MORINGA OLEIFERA)籽油,与涉事产品的成分表高度一致。根据“老爸评测”实验室对该原料的检测结果,其苏丹红含量高达1170 ppm。

  如果违规添加的问题出在原料环节,那么这种影响可能是波及多个品牌的。

  根据网友爆料及第三方平台的美妆产业数据,科颜氏姜叶秋葵紧致修护睡眠面膜、farmacy植萃美肌苹果卸妆膏、且初无花果焕颜卸妆膏、听研琉光恒采胶原次抛精华液、chillmore且悠角鲨烷香氛精华油、后拱辰享水沄眼部精华霜、NARS夜间修护霜、AHC果冻小蓝瓶防晒等多个国内外的美妆护肤品牌产品均牵扯其中。

图源:BEBD美修大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植物原料本身并不含苏丹红,很可能是厂商在原料组中偷偷添加了违禁品。成分表中含有“鳢肠提取物、印度楝叶提取物、辣木籽油”原料组并不等于产品本身有问题。

  舆论发酵后,且初、FARMACY、听研、玉容初等多个品牌通过不同方式回应此事,部分波及产品被暂时下架。多品牌方表示,产品均有安全检测报告、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针对舆情第一时间安排了产品送检。

  植物提取物为何添加苏丹红?业内:色素不可怕,未知才最可怕

  一个禁用多年的物质为何会出现在多家知名护肤品牌的产品中?根据老爸评测视频中透露的信息,涉事原料商或为Campo Research,一家主打天然植物色素的海外企业。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涉事原料组的功能是染色,前述三种提取物也常常被当做植物染色剂使用。但天然色素往往不稳定,厂商才会添加其他违禁成分如苏丹红。

  美妆产品经理、护肤博主无眠透露,苏丹红并非是最简单的染色方式,厂商和品牌也可以直接添加合成色素。但那样配方表就会看起来不够“干净”,也不符合当下消费者追求纯天然产品的趋势。相反,哪怕这个植物提取物的主要目的是染色,稍微包装一下营销话术也会有功效的感觉。

  “植物提取物的水很深,不同萃取方式提取出来的东西差别很大,属于很好讲故事的类型。”无眠直言。

  无眠表示,这个原料公司在国内的热度不高,使用该原料组的国货品牌其实不算太多。反而是美系主打clean beauty概念的一些品牌和韩国喜欢宣传复合植萃的产品是重灾区。

  值得注意的是,当原料商进行违禁添加时,品牌方可能并不知情。前述业内人士告诉蓝鲸记者,品牌方一般不会对原料进行二次检查,一些科研能力较强的品牌可能会,但基本是抽样调查。苏丹红或者一些其他禁用物质并不在常规检测类目(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中,因此也无法从供应商的检测报告上看出风险。

  配方师Rex向蓝鲸记者表示,复合原料组本身就是一个潜藏风险的“灰色地带”,违禁添加并非个例。复合原料组的成分非常复杂,里边可能有成百上千种物质,不可能一个个列出来,品牌就没有办法对未知成分进行检测。“没有目的的检测是最难的。就像当年的三聚氰胺一样,没有人会想到这个成分,那自然就不会去检测。”

苏丹红4号未被列为三类致癌物,但已明确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

  如若真的检出苏丹红,相关产品大概率会被召回。不过消费者不必过于恐慌,该成分危害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直接致癌可能性较低,但仍有致敏性等风险。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一个复杂体系里检测单一活性成分是难度较高的事情,事件爆发的时间点也颇微妙,因此后续有待进一步调查。

  但此番风波显然会为行业带来警醒。Rex表示,品牌或许应当思考:对天然色素这一类成分的追捧是否有必要?实际上,人工色素的危害没有那么大,没有必要一味排斥。另一方面,行业可能也需要考虑哪些违禁物质得纳入常规检测范围内。那么产品备案时,就必须要保证这些成分的安全性。

  “以后在化妆品原料里添加苏丹红的事应该不会再发生了,那其他未知的成分呢?” Rex表示,“成分列表显然会很长,不可能每个都检测,所以就需要优化检测手段。这必然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