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10月21日北京消息(记者傅天明)时隔半年,国内中药饮片头部企业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荷花”)的IPO征程再度启动。港交所近日披露的招股书显示,这家由62岁创始人江云掌舵的企业,在三次冲击A股未果后,于今年内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资料,一场跨越14年的资本马拉松迎来关键节点。
营收持续增长盈利呈现波动
新荷花的上市之路堪称曲折。公开信息显示,公司早在2011年便首次冲刺深交所创业板,即便过会仍因举报风波主动撤回申请;2020年二次冲击创业板、2023年备战深交所主板均以终止告终。2025年转战港股后,4月首次递表未获实质进展,如今时隔半年再度递表。
股权结构显示,创始人家族对公司保持高度控制:江云直接持股31.5%,通过国嘉投资间接持股15.6%,其子江尔成持股18.1%,核心决策层稳定性显著。此次港股IPO由广发证券(香港)与农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募资拟投向产能扩张、数字化升级、海外渠道建设(越南及马来西亚市场)及供应链投资等方向,瞄准中药饮片产业链整合与全球化布局。
然而,公司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呈现显著反差。营收端表现强劲: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7.80亿元增至12.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7%;2025年上半年营收6.34亿元,已近2022年全年的八成,其中普通饮片占比稳定在80%以上,构成核心收入支柱。但盈利端压力凸显: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4.3%至8910万元,毛利率连续下降,由2022年的21.1%降至2024年的17.1%,减少4个百分点。
对此公司解释,主要受中药材价格波动及向医疗贸易公司、药店等低毛利渠道销售占比上升影响。债务压力同步攀升,2024年计息银行借款达1.62亿元,较上年增长34.63%,杠杆率从49%升至57%,资金周转风险引发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出现回暖迹象,期内利润5124万元,同比增长17%;毛利率19.9%,同比回升3.3个百分点,但能否持续改善尚待观察。
面临行业共性挑战能否“破圈”
作为国内首家获得GMP认证的中药饮片企业,新荷花在技术端具备差异化优势:其研发的DNA条形码技术已被中、英药典采用,与科研机构合作推进的中药现代化项目覆盖770余种产品。渠道端采用“线下企业客户+数字化零售”双支柱模式,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稳定在28%左右,供应商集中度从2022年的38%降至2024年的23.3%,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升。但行业痛点仍难回避。我国中药饮片市场高度分散,2023年相关企业达2334家,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有限。尽管新荷花稳居行业前列,但面临同质化竞争、原材料价格周期性波动等共性挑战。此次募资布局的数字化生产与海外渠道,被视为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抓手。
不难看出,对于新荷花而言,此次港股上市不仅是融资需求的满足,更是家族企业治理升级的契机。
资深投行人士指出,公司需向市场解答三大疑问:如何通过供应链整合应对原材料成本压力、数字化转型能否有效提升毛利率、海外市场拓展如何突破中药国际化壁垒。从行业层面看,据招股书的行业概览中预测,随着中医药振兴政策落地,中药饮片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3000亿元。新荷花的IPO进程,既考验资本市场对中药制造企业的估值逻辑,也为中小龙头通过港股实现资本化提供了重要样本。这场跨越14年的资本征程能否终获成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