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影视、文旅、文创等业态既能直接创造产值,又能带动周边消费,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赋能传统产业,则能推动相关产业结构升维,提升附加值。
“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实现繁荣发展。微短剧“从无到有”火遍全球;《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高速增长;游戏产业收入规模创新高,出海已颇具规模,文化产业各细分领域活力十足。
产业活力喷涌
“目前国内多家出版集团正与科技公司合作,引入AI智能审校系统。我们也在与相关企业合作测试AI客服,希望通过AI客服提高工作效率,后续还会有更多围绕AI的智能应用场景尝试和应用。另外,直播带货和短视频‘种草’,也彻底改变了图书的销售渠道。”博库网副总经理周耀光说,出版这样一个看似传统的文化产业,如今已变得越来越“新潮”。
类似的故事,近年来在多个文化细分产业中不断上演。AI技术的使用,颠覆了游戏开发运营流程,使其效率大幅提升;使用AI生成技术制作的影视剧,已成为内容市场的重要补充。新技术催生了新产品、新模式,也让文化产业变得更有活力与创造力。
微短剧就是近年来内容领域诞生的“新物种”。在浙江横店影视城各个拍摄基地,微短剧剧组几乎随处可见。横店影视城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前9个月,影视城接待的竖屏微短剧剧组数量超过2700个,同比再创新高。
2020年被业内视为“微短剧元年”,短短几年后的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攀升至500多亿元,并首次超过了全年电影票房,预计今年有望再创新高。“新物种”为内容市场带来了“新气象”。
文化消费市场同样活力涌现。一票难求的演唱会,印证了演出市场的火热。2024年,我国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创历史新高,票房收入达296.36亿元,同比增长66%,2025年演出市场规模预计进一步增长。
“十四五”时期,我国各地推出一系列消费促进和惠民举措。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各地共举办相关惠民活动21万场次,发放消费券等惠民补贴23亿元,带动消费超1400亿元。
出海动力澎湃
泡泡玛特泰国一家门店前,购买热门IP潮玩的玩家排起了长队。从2020年到2024年,这家潮玩企业的营业收入从17.7亿元大幅增长至130.4亿元。海外收入尤其亮眼,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有近40%的收入来自海外。
“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企业加速出海。动漫、游戏、潮玩、演艺等文化产品在海外市场收入渐成规模,有效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我们的子公司Century Games已经构建了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发行网络,依靠过硬的研发实力,海外收入已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A股游戏公司世纪华通董事长助理胡昕表示。
2023年,Century Games推出的全球首款冰雪题材SLG(策略类)游戏《Whiteout Survival》,凭借独特题材和便捷玩法迅速获得海外用户青睐,收入持续攀升,并于今年3月登顶全球手游收入榜。今年上半年,世纪华通游戏出海收入达到89.58亿元,占公司收入的比例超过50%。
相关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为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今年上半年,中国自研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突破95亿美元,再创同期历史新高。
游戏出海方兴未艾,影视出海则正加速破圈。在国内上映后赴海外发行上映,已成为我国电影作品的“新常态”。
今年春节档上映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就于8月22日起陆续登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影院,累计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定档。今年以来,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已达约10亿元。
从爆款电影到《玫瑰的故事》《山海情》《国色芳华》等优质剧集,再到风靡全球的微短剧,“十四五”时期,我国影视产业逐步打破地域与文化壁垒,从单纯输出内容,到输出模式;从“零星出海”迈向“批量输出”,成为我国文化出海的重要力量。
增长潜力深厚
在位于上海松江的“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及产业基地”,上万个机柜已交付并投入运营。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全国排名前三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也是全国规模领先的图形处理器(GPU)集群。
早在2020年,世纪华通便以投资并深度参与项目为契机,成功切入智能算力核心领域。目前公司正同步在深圳投建规划机柜规模达1.2万台的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已顺利交付华为云并投入使用,二期土建工程接近完成,即将进入使用阶段。
文化产业是一个紧贴市场、迭代迅速的产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下,科技已不再是文化产业的“辅助工具”,而是深度融入创作、传播、消费全链条的核心生产力,成为驱动产业迭代升级的“硬核引擎”。
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研发投入平稳增长。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有力促进了新型文化业态的快速发展。2024年,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9万亿元,占文化产业的比重超过40%,比2020年增长88%,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7%。
对前沿技术进行持续性、前瞻性布局,不仅是文化产业突破内容边界、拓展体验场景的关键路径,更是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保障未来长期增长势能的战略基石。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正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国民经济大局中持续积蓄势能,朝着既定战略目标加速前进,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