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看似普通的木制宠物屋、DIY模型玩具,在跨境电商的发展浪潮中,从宁波的工厂走向全球市场,成为海外消费者的“心头好”。“十四五”期间,宁波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凭借品牌化、市场多元化和海外仓“先手棋”,完成了“拼价格”到“拼品牌”的漂亮转身。透过这家企业的生意经,可以窥见“十四五”期间我国外贸发展成效——量上接连突破,质上蝶变升级。
谈起企业发展,宁波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秋城感触良多。他拿起一款限量版木质拼装船模,语气中难掩自豪:“这款产品我们定价接近1000元人民币,依然有很多消费者抢着下单!现在的定价早已不只看原材料成本,更多是设计、创意和IP的叠加,是品牌带来的‘溢出价值’。”
一家企业的成长史,折射着中国外贸的进化路。“十四五”以来,我国经贸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期间,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大台阶,2024年达到6.16万亿美元,较“十三五”末的2020年增长了32.4%,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
“含金量”“含新量”持续攀升,则成为这段时间外贸发展的新“标签”。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18.2%,高新技术产品占比攀升。外贸新业态潜力持续释放,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67%。
这些宏观变化在企业层面有着更为鲜活的演绎。与朱秋城的对话中,“跨境电商”是贯穿始终的高频词。
地处浙江,受益于商业环境和政策红利,宁波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早早布局,已在全球20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开疆拓土”。朱秋城介绍,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为像他们这样的外贸企业“直达消费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朱秋城举了一个例子:今年上半年,经贸形势较为紧张,海外仓成了企业的“定心丸”。“我们提前备了4到6个月的货,大大缓冲了关税冲击,不仅稳住了阵脚,还借机扩大了市场份额。”
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跨境电商也成为企业开拓新天地的“金钥匙”。经过多年实战,朱秋城对全球各地主流电商平台如数家珍。从俄罗斯的Ozon到韩国的Coupang,从非洲的Jumia到拉美的Mercado Libre,公司多点布局,深度融入当地市场。
渠道打通,产品创新也得跟上。朱秋城观察到,近年来,宠物经济、宅经济、“中国风”潮玩等正引领国际消费新趋势。公司研发团队紧盯市场风向,在木制宠物家居、DIY模型玩具和创意家居三大赛道持续深耕,打造出众多爆款产品。
“这款限量版木质船模,以郑和下西洋为灵感,将中国元素、历史故事融入设计,在海外非常受欢迎。”朱秋城说,与父辈不同,公司现在做的早已不是单纯的功能性产品,而是着力打造品牌IP。“我们团队铆足了劲,在提升产品的设计创意和品牌价值上下功夫。”
在朱秋城看来,中华五千年文明底蕴深厚,对海外消费者有着独特魅力。“文化出海,正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新蓝海。”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在解读最新外贸数据时说道,“我国出口的龙舟、木雕、剪纸等非遗产品加入了当代的潮流元素,‘老手艺’焕发了新活力,在海外广受欢迎。”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对记者表示,当“小物件”通过跨境电商闯出大市场,当中国创意通过自主IP赢得高溢价,均显示出“十四五”期间中国外贸韧性与活力的来源。中国制造正从规模优势转向质量优势、品牌优势。这些变化离不开政策支持下,广大外贸企业的迎难而上、锐意进取。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我国外贸企业有着非常强大的韧性,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加快产品转型升级,特别是提高科技含量,同时努力开辟新市场、新渠道,而且创新了很多新模式。我国外贸产供链更趋完备、灵活和高效,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也更强,可以说底气更足。
展望“十五五”,王文涛说,我国将更大力度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壮大创新动能。“不但要出口,还要加大力度扩大进口,加强国际合作,增强贸易韧性,努力构建开放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国际贸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