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今年以来的第八次通话。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通话后,特朗普宣布近期将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与普京会晤。随后,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普京与特朗普的会晤可能在两周内或稍晚举行。分析认为,此次布达佩斯峰会将对俄美关系的走向以及俄乌冲突的未来解决产生一定影响。
新一轮大外交博弈
从美国而言,沙姆沙伊赫峰会之后,特朗普因取得的所谓“调解成功”而意气风发,随即转向重启解决俄乌冲突的外交进程。这与特朗普此前对俄罗斯所累积的急躁厌烦情绪形成鲜明对比。阿拉斯加峰会之后,特朗普先是老调重弹,称“尽管关系良好,但普京令人失望”,然后施压印度、匈牙利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还不忘说俄罗斯是“纸老虎”,并怂恿“乌克兰进攻”和转让战斧导弹。不过与普京通话后,特朗普火速撤回了针对俄罗斯的不满言论,并宣布可能达成和平协议。至此,“特朗普式的钟摆”再度回归与俄罗斯达成协议的外交轨道上。
俄方领导层对特朗普近两个月发出的各种威胁反应相对克制。从俄方主动给美方打电话,再到普京的特别代表德米特里耶夫提出“为科学家和企业家”在白令海峡修建一条连接两国、名为“普京-特朗普”的隧道,都可以看出俄罗斯对美国大外交的首要任务是找到俄美关系正常化的新动力。
有分析认为,阿拉斯加峰会更多指明了改善俄美关系的前进方向,布达佩斯峰会则可以被视为俄美围绕互动新框架展开的新一轮大外交博弈。
绕不开乌克兰危机
虽然俄美有意通过布达佩斯峰会回归“大外交”,但双方绕不开的问题依然是乌克兰危机。
对特朗普团队而言,拜登政府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数百亿美元支出像黑洞一样,非但没有击垮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体系,反而让俄罗斯在战场上掌握越来越多主动权。因此,特朗普政府有必要对拜登政府在乌克兰危机上的“过度支出”进行管理。
特朗普采取的策略在于:一方面,不断升级对俄威胁言论,实际上是想试图说服俄罗斯继续冲突的风险太大,唯有美国能够采取“明智管理”。另一方面,特朗普显然清楚短期内难以解决乌克兰危机,与泽连斯基会晤之后,特朗普不再提及对俄乌直接谈判的要求,而是要求双方就地停火,并就冲突解决达成协议。与阿拉斯加会晤之后提出的系列要求对比,特朗普的立场显然是在退步。
特朗普明白,如果短期内将乌克兰危机完全甩给欧洲,可能给特朗普带来政治声誉上的后果。因此,当下更现实的路径是重启与俄罗斯的外交谈判。俄罗斯虽依旧坚持要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根源,但也意识到,如果不在当下解决乌克兰问题,那么它就有可能变成俄罗斯的永久性问题。
从特朗普近期发表的系列声明以及俄美通话时长,或许可以看到一丝端倪:双方仍有意愿就解决乌克兰危机进行谈判,并商讨具体解决方案。因此,不排除在布达佩斯峰会上,俄美在解决乌克兰问题的立场上可能会再次接近。但值得注意的是,双方显然很难作出重大让步。
特朗普介入的动机
俄美阿拉斯加会晤余音未消,特朗普再次推动的外交谈判显然无法保障双方就解决乌克兰危机取得实质性进展。特朗普着急要在两周内与普京举行会晤也表明,他显然不想掉入“乌克兰陷阱”,而是有意通过与双方保持距离来管控乌克兰危机进而获利。
这也凸显了特朗普上任以来介入所有冲突的共同动机:让美国成为冲突的管理者,平衡各方利益的同时,实现美国利益的最大化。
整体而言,俄美布达佩斯峰会意味着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大外交博弈可能迎来关键阶段,未来数月的冲突力量格局也可能逐渐明朗,尤其是考虑到俄乌战场上的消耗战对乌克兰越来越不利。
但是,俄乌都不急于对特朗普的最新停火提议作出明确回应,表明两国深刻意识到,战场上的胜负取决于各自的大后方。因此,巩固大后方依然是首要战略任务。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副主任、研究员,上海市智库青年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