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可申购北交所上市的丹娜生物(920009.BJ);另有一只新股上市,为深市主板的马可波罗(001386.SZ)。
一只新股申购
丹娜生物成立于2014年3月10日,主要从事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及其它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国家支持的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天津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招股书显示,丹娜生物主要产品为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及其它病原微生物诊断产品,分为试剂产品和诊断仪器产品。目前公司主要销售的产品是试剂类产品,2024年公司试剂类营收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90.52%;仪器类占比6.06%。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2年丹娜生物在中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试剂市场的份额约为30%。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末我国三级医院共3,855家,丹娜生物终端用户以三级医院为主。截至2024年末,丹娜生物试剂产品已进入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1,2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院900多家。
值得注意的是,丹娜生物主要产品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显色法)(G试验)等酶动力学系列试剂产品使用的核心原料为鲎血细胞,2022年-2025年6月的收入合计占比分别为21.34%、38.09%、37.15%和32.57%。
而据招股书介绍,2021年2月鲎已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家对鲎相关利用行为的监管更为严格。在鲎相关资质许可办理具体政策出台之前,丹娜生物能否取得鲎相关猎捕证以及取得时间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市场上暂无增量鲎血细胞获取渠道。丹娜生物持有鲎血及其制品的经营利用许可证,可以合法使用现存的鲎血细胞。
丹娜生物提醒,公司库存鲎血细胞充足,可满足未来5年以上生产需求,且2024年以来,公司积极开拓境外鲎血细胞获取渠道;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累计向越南供应商进口采购60千克鲎血细胞。但若未来鲎血细胞供应无法持续且替代性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将会对公司业务开展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一只新股上市
马可波罗专注于建筑陶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最大的建筑陶瓷制造商和销售商之一。
据招股书介绍,马可波罗在广东东莞、广东清远、江西丰城、重庆荣昌及美国田纳西州建有五大生产基地,在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61亿元、89.25亿元和73.24亿元。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确认,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位列国内建筑陶瓷行业第一,是国内建筑陶瓷行业综合实力第一梯队企业。

在经营模式上,马可波罗采用“经销+直销”的销售模式。经销模式下,公司与经销商签订年度经销协议,将产品以卖断形式销售给经销商;直销模式是指公司与客户直接签订销售协议并向其销售产品,公司直销模式分为工程销售模式、受托生产销售模式、贸易客户销售模式、零售模式。
在主营业务方面,马可波罗分为有釉砖、无釉砖两大板块。2022年至2024年,公司有釉砖收入金额分别为82.95亿元、85.86亿元和71.50亿元,占比为96.30%、96.70%和98.14%,占比逐年上升;无釉砖收入金额分别为3.18亿元、2.93亿元和1.35亿元,占比为3.70%、3.30%和1.86%,占比逐年降低。
其中,华耐家居、中海地产、保利地产、FD Sales CompanyLLC、久善家居成为马可波罗主要对接客户,合计销售收入14.51亿元,占总收入19.92%。
值得注意的是,马可波罗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较2023年下降17.95%,其中有釉砖收入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无釉砖销售收入占比逐年减少。
对此,马可波罗解释称是近年来终端消费者偏好有所变化所致,以抛釉砖为代表的有釉砖市场需求明显增长,公司加大了有釉砖的产量。无釉类瓷砖市场需求减少,公司从而减少了无釉类瓷砖的生产,其收入规模相应下降。
此外,马可波罗在招股书中提示,可能存在房地产市场波动的风险。公司专注于建筑陶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因此公司所处行业与下游房地产行业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近年来,受市场需求和政策的双重影响,房地产行业呈现一定波动。2022年至2024年各期末,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分别为94.31、93.29和92.78,截至2025年3月该指数小幅回升至93.96,景气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如果无法通过调整经营策略、优化客户结构等措施提升竞争力,公司将面临业绩下滑的风险。
马可波罗提醒,公司还可能存在原材料、能源的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泥砂料、化工色辅料、包装材料等,所需能源主要为天然气、电、煤、焦炉气。如果出现采购价格大幅上升而公司不能将相关成本及时向下游转移,公司盈利水平将面临显著下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