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2 13:04:50 股吧网页版
私募备案8935只创新高!前三季度同比高增89%,收益超30%,头部私募多点突围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2日讯(记者吴雨其)2025年私募行业的主旋律,正在数量回升与质量反弹之间奏出和鸣。在穿越式行情与结构性机会并存的背景下,私募基金备案数量持续飙升,头部机构率先提速扩张,而业绩端的集体回暖则进一步催化了行业的活力释放。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场私募证券产品备案量达到8935只,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九成,创下近年来同期新高。与此同时,百亿私募整体收益亦不遑多让。纳入统计的62家百亿私募中,超九成取得正收益,平均回报达28.80%,其中量化策略表现尤为突出,38家百亿量化私募平均收益高达31.90%,在高频轮动的市场结构中跑出超额曲线。

  从中证1000、中证2000等中小盘指数接力上涨,到科技、消费、绿色转型等板块频繁轮动,资金风格与策略逻辑均经历重塑。“今年是策略竞争更激烈的一年。”一位上海私募负责人坦言,“过去比规模,现在比能力。产品要发得出去,更要跑得出成绩,才能维持备案和资金的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备案扩容并非平均雨露。一方面,量化私募作为“硬科技能力代表”持续主导备案潮,占比已达44.3%;另一方面,百亿级机构在备案队伍中的权重日益提升,单家备案产品数超过40只的私募几乎清一色为百亿量化巨头。

  这意味着,在2025年前三季度的备案与收益赛道上,头部私募正在多点突围,而行业整体亦借此完成一轮从产品数量到策略质量的集体修复。

  备案激增背后:市场修复与产品扩容并行

  截至今年三季度,私募证券产品备案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回暖趋势。年内全市场备案产品8935只,较去年同期的4718只大幅增长89.38%。在资金面回暖与行情波动中孕育结构性机会的背景下,备案热潮可谓顺势而起。

  从策略分布来看,股票策略仍是绝对主角,备案产品5849只,占比65.46%,同比增长高达99.35%。其背后,是中证1000、中证2000等中小盘指数年内强势反弹带来的显著赚钱效应,也有科技、消费、新能源等热点板块交替轮动提供的策略落脚点。一位FOF产品经理指出,“不只是量大,而是股票策略的结构越来越精细、颗粒度越来越清晰,这背后是大量管理人在算法、模型、策略方向上的系统性调整。”

  排名第二的是多资产策略,备案量1278只,占比14.30%,同比增长84.68%。其主打“组合配置”优势,在多空切换频繁的市场环境中提供稳定性,受到稳健资金青睐。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也有所突破,备案913只,占比10.22%,同比增长66.00%,量化CTA与期权工具成为这一策略线的流量入口。

  债券策略与组合基金备案数量分别为363只和362只,合计占比略超8%,虽未成为主流,但在波动市中提供了底层稳固支撑。而在管理人层面,共有2322家私募完成备案,其中备案5只以内者多达1879家,进一步印证了中腰部机构的活跃度正在提升。

  量化爆发,稳占备案“C位”

  如果说整体备案回暖是多因共振的产物,那么量化策略的异军突起,则更像是一次结构性“跃迁”。2025年前三季度,共有3958只量化私募产品完成备案,占比达到44.30%,同比增长超过102.66%。一位量化私募产品负责人指出:“今年市场的风格波动、交易节奏、结构性强度都极度契合因子轮动模型的发挥空间,量化策略得以充分施展。”

  从细分策略来看,股票类量化产品独占鳌头。其中,量化多头策略以1843只备案量领跑,占比达46.56%;股票市场中性策略紧随其后,备案863只,占比21.80%;而股票多空策略亦有159只,占比4.02%。在技术支持、策略模型和交易能力不断演进的背景下,量化产品不仅在选股维度上提升效率,也在风险控制和回撤管理方面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箱。

  衍生品方向上,量化CTA策略亦表现亮眼。共备案509只,占比12.86%。有业内人士表示,商品市场的趋势行情为CTA策略提供了理想的施展舞台,尤其是在主观交易难以捕捉波段行情的背景下,该类策略正成为不少高净值资金的新宠。

  其他诸如套利、复合、宏观等多资产类量化策略也录得一定增长,其中套利策略共备案109只,复合策略269只,宏观策略46只。债券量化策略与FOF/MOM组合策略虽仍属边缘领域,但合计备案数量超过120只,亦显示出全覆盖布局的意图。

  更具象的一个趋势是备案数量和管理人集中度的叠加。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共有2322家私募管理人参与产品备案,其中1879家备案产品数量在5只以内。但真正主导备案大潮的,仍是头部量化玩家。备案产品数量不少于40只的26家私募中,有21家为量化管理人,占比达80.77%,其中百亿级量化私募更占据19席,占比73.08%。

  在这些管理人中,宽德私募以120只备案产品位列第一,黑翼资产、明汯投资、世纪前沿紧随其后,均超90只。此外,远和私募、海南盛丰、上海孝庸等中型私募也成功跻身“备案40+”阵营,成为市场结构中的变量力量。这些机构的共同特点是具备持续高频备案能力,既展示了策略研发能力,也反映出运营效率和合规管理的成熟度。

  百亿军团扩容,量化业绩站上高地

  进入9月,百亿私募阵营继续扩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9月新增5家百亿私募,使得总数增至96家。其中,红筹投资、源峰基金和开思私募为主观策略代表,正瀛资产则为混合策略新晋成员,太保致远尚未披露投资模式。

  量化势力也在百亿阵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96家百亿私募中,量化私募高达45家,占比46.88%,已几近与主观策略平分秋色。更重要的是,在业绩层面,百亿量化私募展现出压倒性优势。在前三季度收益超30%的32家百亿私募中,量化占据24家,约占75%。

  总体来看,截至9月底,62家披露业绩的百亿私募中,有61家实现正收益,占比98.39%。其中有14家收益超过40%,18家介于30%至40%之间。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百亿私募在2025年前三季度斩获了30%以上的收益,明显跑赢市场平均水平。

  主观与量化之间的差距亦十分显著。百亿主观私募的平均收益为24.56%,不乏如复胜资产、开思私募、和谐汇一等明星机构突破40%;但百亿量化私募则凭借系统交易与因子模型,整体更具稳定性与穿越能力,平均收益率达到31.90%,其中灵均投资、幻方量化、诚奇资产、稳博投资等多家机构在多项收益榜单中名列前茅。

  从备案反推业绩,也不乏印证。例如位列备案数量第一的宽德私募,前三季度共备案120只产品,其同样是一家百亿量化机构,在业绩维度亦属前列;新晋百亿私募正瀛资产为混合策略代表,前三季度收益亦达30%以上,显示出其在策略组合与风险控制上的成熟度已接近老牌百亿私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