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
10月22日,上海市统计局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这一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4个百分点,并高于全国同期5.2%的增长水平。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上海市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詹宇波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新旧动能的成功转换与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即产业从资本密集型加速转向技术密集型,在持续扩大开放的同时,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2025年年初,上海设定了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约5%的经济发展目标。詹宇波表示,上海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已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高起点。展望四季度,上海需围绕重点产业与重大项目精准发力,巩固当前增长势头,确保全年发展目标的圆满实现。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前三季度,上海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认真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
从经济增长看,面对国际环境复杂严峻、自身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等困难挑战,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从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看,前三季度,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3%;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26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8448.67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32208.24亿元,增长5.9%。
从物价收入看,前三季度,上海居民消费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3%。从进出口看,前三季度,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4%。其中,出口总额增长11.3%。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
前三季度,上海工业生产保持增长态势,先导产业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
其中,前三季度上海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从行业产值完成情况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1%。
新兴动能显著增强。前三季度,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
此外,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0.3%。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0.6%和13.4%。前三季度,风力发电机组、储能用锂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倍、27.9倍。截至9月底,上海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0.6万件,同比增长12.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3%
前三季度,上海销售市场持续回暖,以旧换新商品增势较好。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从类别看,限额以上单位中,体育和娱乐用品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7.7%、22.1%、28.2%。
金融市场保持活跃,地方财政收支增长。前三季度,上海市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2.7%。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38.4%,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增长11.5%,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增长40.2%。
9月末,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8.4%;贷款余额12.89万亿元,增长7.1%。前三季度,上海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55.68亿元,同比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76.39亿元,增长8.0%。
民营经济增长较快。前三季度,上海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8%。1月至8月,上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