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2 14:07:50 股吧网页版
邦普循环副总裁余海军:中国动力电池回收的竞争 正在从“技术赛”转向“规则战”
来源:中国经营报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首批动力电池正迎来集中退役潮。如何构建科学、完备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已成为关乎产业链安全、资源循环与绿色发展的关键议题。

  10月17日上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废弃物回收利用、再生黑粉等多个环节。这一系列标准的陆续落地,正在为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和制度保障。

  其中,作为行业内的“隐形冠军”,位于广东佛山的邦普循环在标准制定中承担了关键角色。据悉,全国超过80%的锂电池回收相关标准由该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的全部国家标准均由邦普循环牵头或深度参与,其牵头比例超过60%。

  10月21日,邦普循环副总裁、同时兼任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的余海军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标准是行业秩序的语言、技术进步的度量,更是国际竞争的底牌。”

  作为全国动力电池回收标准体系的核心参与者,邦普循环正推动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从“无序竞争”迈向“标准引领”,并以此为中国标准走向国际舞台积累经验。

  从“吃百家饭”到“吃干榨净”:标准体系夯实回收行业技术底座

  “动力电池回收本身是一个复杂、离散、技术性极强的系统工程。”余海军开门见山地指出。长期以来,行业在分类、工艺、提纯等环节标准不一,导致回收过程“吃百家饭、各凭本事”,不仅效率低下,也增加了环境风险。

  他解释道,标准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复杂多样的回收对象中建立统一的分类和工艺定义。“不同电池体系的化学元素差异巨大,混在一起会影响回收提取效率,因此要定义清晰的分类标准。”其次是工艺与方法。“电池回收不仅是拆解,更是材料再造。提取纯度、回收率、能耗水平,都是标准化的核心参数。”

  据介绍,我国目前动力电池回收率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镍、钴、锰的综合回收率可达99.6%,锂的回收率达到96.5%。

  “这意味着我们基本能做到‘吃干榨净’,让废电池从‘废’变‘宝’。”余海军强调,这背后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的结果。“当标准对纯度、回收率等指标提出更高要求时,本质上就是在推动产业技术水平的跃升,促使行业从粗放走向高质量发展。”

  但标准的价值,不仅在于提升国内产业规范,更在于为国际竞争提供底层支撑。余海军认为,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已在上游制造端占据领先,但在回收领域,国际竞争的焦点正在从“技术比拼”转向“规则制定”。

  “尤其是欧美的做法是先开发方法学,再制定标准,最后上升为政策与法规。”他说,这种系统化路径使其在国际组织(如ISO、IEC)中掌握了话语权,进而通过技术壁垒构筑所谓“绿色门槛”。

  “我们在技术上领先,但在规则上仍受牵制。因此,中国要想真正实现标准出海,必须补上方法学和政策法规体系化建设的短板。”

  在他看来,动力电池回收标准不仅关乎环保,更承载着资源安全与产业链韧性的战略意义——“这是一个集环保、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三位一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的每一步都与国家竞争力密切相关。”

  从碎片到体系: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关键在统筹与集成

  面对记者关于“中国标准走出去的突破口在哪里”的提问,余海军的回答明确而系统——“突破口在于建立一个专门的电池回收标准化组织,实现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目前,我国虽已发布大量动力电池回收标准,但分散在十几个不同的标委会中。“各标委会标准之间缺乏统一规划,一定程度上存在交叉重叠。”

  这种碎片化格局,导致我国在国际标准对接中“身份尴尬”——谁代表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唯一专业技术对口机构?哪个更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先进性?“没有统一的归口机构,就难以形成系统化的国际对话或谈判机制。”余海军指出。

  因此,国家层面正在推动专门的动力电池回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邦普循环作为龙头企业正在积极配合相关部委推进。“只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标准化归口机构,才能更好地代表中国标准对外发声,为实现国际互认或中国标准国际化奠定基础。”

  除了组织体系,标准出海还需依托专业技术与行业话语权的双重实力。余海军指出,按照国际惯例,在国际标准研制中往往由一些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和作为召集人,通过国家级优选技术参数和国际市场应用的影响力逐渐成为“规则制定者”;但目前国内较为分散的指标体系和运行机制还缺乏国际竞争力,标准话语权也相对较弱。

  “要走出去,产品质量和市场影响力就应代表中国高水平的技术标准,而不是折中的平均线。”他说。

  谈及产业化难点,余海军直言,当前回收产业链“长而分散”,产业分工呈“多段式”结构——前端负责收集拆解和加工再利用,中段负责冶炼提纯,后端负责材料再造,导致产业“各管一段”,系统协同性技术要求和成本极高。而欧洲则从一开始就按全生命周期进行规则设计,目的是从电池制造到再生利用形成闭环。

  “我们在规模上已领先,但在集成上仍需突破。”他指出,要实现真正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必须通过标准化手段推动“全链条一体化”。让拆解、提纯、合成、再生环节形成数据贯通与技术衔接,才能真正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与碳排放最小化。

  这也是邦普循环作为宁德时代生态链的重要一环所承担的使命。

  “邦普与宁德时代的协同,天然地构建了一个‘从生到死、从新到旧、从头到尾’的闭环生态体系。”余海军介绍,从前端电池设计阶段,邦普循环就会基于逆向产品定位设计,从回收端反馈性提出“绿色设计”建议给到宁德时代,如优化成组结构以便后期高效拆解,同时还会从无害化和绿色化角度给宁德时代输入偏离元素使用种类和使用量,从而减少特定化学元素对后期回收率的影响,以降低再生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等。这种“逆向产品定位设计”,不仅让电池更易回收,也让再生资源更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

  在他看来,这种“技术—标准—商业”三位一体的闭环模式,正是中国标准出海的底气所在。“当我们的全生命周期体系足够成熟时,标准就不仅仅是文件,而是一整套可验证、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能力。”

  未来,邦普循环将继续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全链条标准化建设,重点加快战略资源、关键矿物盐类等再生物质的资源属性认定标准制定,并推动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废旧电池循环利用碳足迹核算体系。“标准不仅要定义技术,更要定义价值。”余海军强调,“当循环经济的价值被标准化定义,中国的绿色竞争力,才真正立得住、走得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