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0.22),大盘低开后缩量震荡,中药板块逆市飘红,中药ETF(560080)涨0.28%,盘中成交额超2亿元,创2023年6月6日以来新高!中药ETF(560080)盘中持续溢价,或反映资金强烈布局意愿!资金面上,已连续15日获资金青睐,合计净流入超4.1亿元,基金最新规模超28亿元,同类断层领先!

从估值分位来看,截至10月21日,中药ETF(560080)标的指数市盈率TTM为25.17,处于近10年23%分位点,意味着指数PE当前比过去10年77%的时间都更便宜!截至10月21日,市盈率TTM距系统测算机会值仅差0.43,逐步逼近布局“机会区间”,估值性价比更高!

中药ETF(560080)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飘红:众生药业涨超4%,华润三九涨超2%,以岭药业涨近2%,同仁堂、东阿阿胶、白云山微涨。
消息面,华润三九等企业通过研发与并购,在细胞治疗、代谢疾病等垂直前沿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旗下控股的天士力,不仅获得其31项创新药管线,还整合其在中药创新研发与智能制造方面的积累。华润三九也凭借品牌与渠道优势,创造协同倍增效应。
下跌方面,片仔癀跌超2%,已连续三日走低。消息面上,最新财报显示,片仔癀前三季度片仔癀营业收入74.42亿元,同比减少11.93%;归母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下滑20.74%。公司将利润下滑归因于“医药制造业销售减少、毛利率下降”。浙商证券认为,考虑到2025年9月片仔癀体验馆/国药堂数量净增加明显,且天然牛黄价格持续回落,预计自2025Q4起公司肝病用药收入与毛利率压力均有望开始缓解。(来源:浙商证券,《业绩短期承压,2025Q4起有望缓慢向好》)
从中药指数年线上看,截至昨日收盘,今年年内收益仍为负值(-2.4%),2024年中药指数跌8.13%,2023年指数仅微涨0.27%,2022年指数跌11.65%,若将2023年“假阴线”仍看为阴线,则年线已“四连阴”。而指数2019年至2021年连涨3年,2016年至2018年亦连跌三年。周期如何演绎,时间或许将给出答案。
【中药ETF(560080)标的指数近20年年线走势】
【机构:“药中银行”,期待拐点】
浙商证券指出,中药行业在医药板块中具备类似银行行业的属性,现金充裕分红高,利润增长波动少,海外局势影响小。2025Q2行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环比2025Q1均有改善,在中药材降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减轻下,预计2025H2行业业绩增速有望环比2025H1好转。在基本面与资金面的共同催化下,板块有望迎来资金青睐。
国企改革、治理理顺、激励到位、管理改善驱动企业发展新阶段。2021年至今中药公司在管理层面均具有较为显著的积极改善,其中不乏受益于国企改革浪潮的传统企业,有望在改革的进程中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华润三九、江中药业、济川药业、羚锐制药等公司激励计划均已落地,业绩保障较强。东阿阿胶、江中药业的2025-2027年考核年度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获高层批复同意,并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昆药集团、天士力具有华润三九整合后管理改善的预期。
高分红、稳增长、高股息,中药央国企红利价值凸显。浙商证券梳理了2024年股息率超3%中药企业,其中超半数为央国企,中药央国企中江中药业、东阿阿胶股息率靠前,值得注意的是天士力2024年加大了分红力度,全年3次分红,股息支付率达82.9%。
(来源:浙商证券20250908《药中银行拐点至》)
【中药策略:关注精品+创新两大主线】
华金证券指出,2025年3月,高层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的三大核心原则。此外,“并购重组”是近期中药行业的一大关键词,整个中药行业整合是我国战略的必然方向,大型中药企业可能会加大整合力度,行业将呈现强者更强,龙头企业通过并购与技术壁垒巩固优势。
品牌OTC因季节性扰动承压,内需驱动长期成长。2024年,中药板块业绩尤其是Q4整体承压,2025Q1,板块业绩环比转暖但依然承压,随着医疗反腐、同比高基数等压力因素影响逐步减弱,中药OTC公司库存周期已至拐点,叠加线上化营销等多元化突破,有望持续分享呼吸道传染病高发、人口老龄化等带来的用药需求空间。
精品中药+创新中药是两大核心主线。
1. 精品中药:品牌壁垒与稀缺价值兼具,估值弹性较高。精品中药作为中医药产业中的高端细分领域,兼具医疗价值与消费属性,上游中药材稀缺,国家保密配方,品牌效应明显,对应高净值客户,议价能力较强。包括天然牛黄在内的珍稀濒危药材价格持续走高,企业可通过提价传导至终端,且因产品稀缺属性与消费黏性,提价不损销量反而强化定价权。
2.创新中药:政策催生结构性机遇,关注医保受益品种。近年来,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中药创新药无论是申报,还是获批数量都显著提升。长期来看,除1类新药外,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等中药创新药有望持续以临床为导向加速研制,并实现商业化放量。此外,当前我国基药目录创新药稀缺,已有建议纳入更多本土抗肿瘤创新药及新剂型、新规格,有望利好院内中药创新药。
(来源:华金证券20250712《关注业绩拐点与行业结构性机遇》)
中药板块兼具内需新消费和医药双重属性,看好中药配置价值的投资者,不妨关注全市场规模领先的中药ETF(560080),场外可关注汇添富中证中药ETF联接基金(A:501011;C:5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