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上海证券报等媒体,开展“我在‘十四五’这五年上市公司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作为全球精密制造领域的标杆企业,立讯精密近年来以垂直整合与智能制造能力为根基,协同推进消费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汽车三大业务板块均衡发展,在全球化布局中实现高质量增长。
多维布局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增长
从零部件起家的立讯精密,通过内生外延并举的发展策略,已形成从精密零组件到功能模组再到系统集成的全方位能力,以“摆渡人”的角色赋能了全球各领域顶尖的品牌客户。
按2024年收入统计,立讯精密在精密智造解决方案(PIMS)行业中位列全球第四,并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等各主要业务线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5年上半年,立讯精密交出了一份业绩双位数增长的答卷——实现营业收入1245.03亿元,同比增长20.18%;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
其中,消费电子业务实现收入977.9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78.55%,同比增长14.32%;通讯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受益于AI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支撑,实现收入110.98亿元,同比增长48.65%;汽车业务同样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实现收入86.58亿元,同比增长82.07%。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在多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力以及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对于我们这类To B的智能制造企业而言,这需要提前3-5年的规划布局方能实现。”立讯精密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十四五”期间,立讯精密基于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简约化等理念,构建了贯穿研发、验证、生产、检测、物流、售后的智能制造体系。
“依托公司的智能制造大平台,我们将客户产品的上市时间最高缩短15%,产能爬坡时间最高缩短20%。此外,公司通过AI机器视觉系统替代人工目检,外观缺陷检出率达99.8%,大幅提升了良率和生产效率。”该负责人表示。
奋进开拓全球化布局强化发展韧劲
近年来,制造业面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变化与产业链重构的双重挑战。立讯精密依托技术沉淀与全球化布局,持续展现强劲的发展韧性。
“我们在全球多地设有生产基地,如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墨西哥、罗马尼亚等,这些基地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更灵活地配合客户市场需求,提供全球化制造服务。”立讯精密相关负责人表示。
面对精密智造企业海外运营普遍存在的技术迁移受阻、人员管理复杂、海外建设成本高昂等问题,立讯精密凭借跨领域服务能力、柔性化生产优势、全球本土化实践经验及全球资源配置体系,构建起有效的应对方案。
“我们依托广泛的海外客群、充足的全球订单,确保全球化布局是在业务高速增长的基础上有序开展。”上述负责人说。
当下,国际化经营已经不是简单的“产能出海”,而是技术、管理、服务的全方位协同输出。依托多年积累的国际化运营经验,立讯精密为国内优秀品牌出海提供从生产制造到供应链管理的全方位协同支持,助力其在全球市场中构筑竞争优势。
在立讯精密相关负责人看来,这种双向赋能的全球化策略,不仅增强了企业对国际贸易环境波动的抗风险能力,更使立讯精密自身能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分工体系,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显著提升。
精耕治理推进绿色生产与低碳转型
在推动业务增长的同时,立讯精密通过强化ESG治理、践行社会责任,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同统一。
立讯精密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将“双碳”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立讯精密部署了涵盖“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逸散源排放、助力供应商减排、推广低碳设计、打造绿色运营场景”六大核心领域的碳中和策略,并以此为基准,明确现阶段清晰、可执行的减排路径。
“十四五”期间,立讯精密将提升能效与优化能源结构作为核心减碳策略,显著降低运营碳排放。以能效提升为例,公司围绕空压系统、中央空调、生产用电等领域开展全方位节能改造,2021年至2024年累计实施超900个项目,累计实现年节电量近60万兆瓦时。
在能源结构转型方面,立讯精密大力推动清洁电力转型,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从2021年的不足30%跃升至2024年的71%,连续两年超额完成50%的目标。截至2024年底,公司范围一和范围二绝对排放量较基准年下降51%。
与此同时,立讯精密将绿色工厂建设作为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2024年,公司新增绿色工厂认证4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工厂2家,截至2024年底,累计获评国家级、省市级绿色工厂18家,绿色制造体系持续完善。
“我们将继续锚定科学碳目标,推动绿色制造向纵深发展,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可持续的‘立讯力量’。”上述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