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吴佳霖广州报道
10月22日,《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方案》)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曲晓杰表示:“从产业实践来看,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渗透和应用于制造业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可以说,行业场景延伸到哪里,人工智能将覆盖到哪里。我们的计划是,发挥广东市场广阔、场景丰富的优势,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企业全流程智能化升级。”
据悉,广东将率先实施“人工智能+制造业”标杆建设行动。该行动将聚焦消费电子、高端装备、汽车、石油化工、泛家居、生物医药等数十个细分行业,推动制造业企业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产品服务、供应链管理等高价值场景,创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部署工业领域大模型和场景专用小模型,提升大模型和小模型的协同效率,建设一批工业智能体高效运作、多场景高度集成的示范工厂,并将分批遴选省级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标杆项目,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择优给予资金支持。
同时,广东将创新推广数智化“链式改造”模式。此举旨在通过链主企业建设数智化供应链,基于工业大模型开展协同制造等应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改造。推动链主企业建设数智化供应链,基于工业大模型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等应用,带动供应链相关企业智能化改造;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标准制定,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精准适用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同时,支持地市对于带动效果突出、赋能作用显著的数智化供应链协同平台、融合人工智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择优予以资助,推动新技术应用。
针对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广东将依托国家级和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等政策,聚焦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等30多个试点行业,推动模型算法在研发设计、视觉检测、参数优化、能耗管理、智能分拣等中小企业重点场景落地应用,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予以资金支持。还将支持建设核心软件服务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应用融合人工智能的工业软件,提升中小企业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