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2 15:54:50 股吧网页版
新加坡投资巨头连续增持 和铂医药构建“三大引擎”引机构青睐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王墨璞嘉


K图 02142_0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王墨璞嘉)据香港联交所10月21日披露,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于10月16日以每股均价13.5791港元增持和铂医药69万股股份,斥资约937万港元。增持完成后,GIC持有和铂医药6297.5万股,好仓比例从6.37%提升至7.05%,长期持股地位进一步巩固。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GIC近期对和铂医药的第二次大额增持。9月2日,香港联交所曾披露,GIC于8月29日以每股12.7133港元的均价,斥资约5.11亿港元增持和铂医药4022.2万股普通股股份。此次增持后,GIC持有和铂医药5397.7万股,好仓比例从1.62%提升至6.37%。综合来看,自9月以来,GIC已累计买入公司股票近900万股,短期内连续加仓。

  作为新加坡规模领先的国际投资机构,GIC的投资动向被视为市场风向标之一。公开资料显示,GIC负责管理新加坡政府的大部分金融资产,以长期投资为核心策略,目前,其管理的资金规模已超8000亿美元。

  2025年,和铂医药还获得国际药企巨头阿斯利康抛来的“橄榄枝”。2025年3月,阿斯利康以1.05亿美元的价格获得和铂医药9.15%的股权,此次入股溢价高达37%。

  机构扎堆布局的背后,是和铂医药2025年以来亮眼的业绩表现。和铂医药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约7.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27%;净利润达5.23亿元,同比增长51倍;现金储备约22.91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92%。

  从盈利结构来看,BD交易已成为和铂医药业绩增长的关键引擎。2025年上半年,公司与全球合作伙伴累计达成4项授权交易,其中,3月与阿斯利康达成的全球战略合作涵盖多疾病领域、多项目授权,并斩获1.75亿美元首付款。

  和铂医药董事长王劲松日前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基于创新产品的对外授权与合作,正逐步成为和铂医药的常态化收入来源,为收入增长持续贡献力量。

  除支撑短期业绩表现,和铂医药在创新药出海领域的长期战绩同样亮眼。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完成17次出海BD交易,其中多次与大型跨国药企达成合作。例如,公司于2023年将MSLN-ADC授权给Seagen/辉瑞;于2022年将CLDN18.2xCD3双抗授权给阿斯利康,打造了中国首个双抗出海项目。

  强劲的研发实力是和铂医药持续吸引跨国药企合作的核心。据悉,和铂医药已构建2.0版本核心技术平台体系,涵盖新一代免疫细胞衔接器双抗平台、一体化ADC技术平台、mRNA递送平台,以及基于CAR功能的HCAb文库筛选平台等,形成多技术路线协同发展格局。同时,公司的核心资产Harbour Mice®平台,能同时产生全人源重链抗体(HCAb)和常规抗体(H2L2)的转基因小鼠。

  王劲松称,目前,公司正在逐步转型为平台型企业,通过孵化子公司等方式,在不同疾病领域和技术方向上推进创新。自2025年起,公司已进入战略发展的3.0阶段,构建诺纳生物的全球抗体开发平台、与跨国药企的平台出海合作、推动中后期管线全球价值最大化“三大引擎”。

  对于未来规划,王劲松透露,和铂医药的目标是在2028年之前成为全球顶尖的平台型制药企业,通过“三大引擎”的协同发力,持续推动创新药的全球价值最大化。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