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组成员:
研究员:黄桂煊薛茹云胡荷馨
数据分析师:张稆方
数据来源: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财经数据中心、南财理财通
编者按:《机警理财日报》作为南财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南财理财通的金牌理财专栏,目前细分了现金、纯固收、固收+期权、固收+权益、混合、权益、衍生品七大类,已实现对银行理财市场的每日追踪。为了进一步反映银行理财行业发展现状,南财理财通课题组特开设银行理财月报独家专题,力求及时准确研判理财行业趋势、洞悉理财产品表现,以期为银行理财行业转型发展带来参考价值。
本期,南财理财通课题组发布9月份银行理财行业运作报告,对理财产品破净情况、新发情况、到期情况和存续情况进行分析。
摘要:破净情况:9月理财产品破净率出现明显增长,9月末破净比例达到2.12%,环比增长1.18个百分点。其中,权益类理财产品破净率最高,破净比例上升至20%;其次是混合类理财产品,破净率达2.66%;固收类理财产品破净率上升至2.06%。
新发情况:9月,理财公司产品募集规模整体表现平淡,没有产品募集规模超过50亿元,猜测是因为投资者假期资金需求和股债市场分化影响。从产品设计看,理财公司一方面侧重发行短期限高流动性产品满足流动性需求,一方面发力混合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抓住股票上行周期机会。
到期情况:9月,32家理财公司合计有1322只(按登记编码核算)封闭式人民币理财产品到期。达标率方面,到期产品综合业绩比较基准中枢达标率为39.8%,业绩下限达标率为78.44%。从到期产品业绩水平看,固定收益类封闭式人民币公募产品年化收益率均值为2.83%,混合类产品为2.23%。
存续情况:权益类理财产品延续良好的收益表现,前9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达13.04%。混合类理财今年前9个月的平均净值涨幅为4.18%,而固收类理财产品平均净值增长率仍未超过2%,仅为1.81%。固收产品依旧保持稳健优势,前9个月平均最大回撤仅0.2%,而权益类理财的平均最大回撤达到9.65%,混合类理财平均最大回撤为1.35%。

破净情况: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32家理财公司共有26418只公募理财产品,其中560只产品累计净值低于1,破净比例为2.12%,环比上升1.18个百分点。

9月固收类理财产品和权益类理财产品破净率有所上升。其中固收类理财产品破净率为2.06%,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混合类理财产品破净率2.66%,环比下降0.56个百分点;权益类理财产品破净率从上月末15.75%增至20%。
从不同投资周期来看,公募固收类产品中,2-3年期限及3年以上期限产品破净率相对居高,分别为4.14%、5.76%,1月以内期限产品破净率低至0.11%。混合类产品中,1月以内期限产品破净率达5.13%;其次是1—2年期限产品同样破净率处于高位,为4.7%;期限在3年以上的产品无破净。权益类产品中,仅1月以内期限产品出现破净,破净率为27.78%。
9月破净率为0的理财公司依旧只有3家。汇华理财破净率最高,达到16.67%,渤银理财和广银理财的产品破净率也超过了5%,贝莱德建信理财、高盛工银理财和恒丰理财产品保持无破净记录。

产品数量: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2025年9月,32家理财公司合计发行了2157只理财产品(同一产品登记编码下不同份额合并计算),环比8月份的1932只增长了11.65%。发行数量位居前三的理财公司分别为浦银理财、华夏理财和兴银理财,发行数量分别为173只、155只和147只。

产品结构:从募集方式看,公募型产品发行数量为2103只,占比97.5%,私募型产品发行数量为54只,占比2.5%。从运作模式看,封闭净值型产品占比57.8%,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占42.2%,封闭式产品比例有所降低。
从投资性质上看,理财公司2025年9月新发产品仍以固收类产品为主,产品数量占比达到98.5%。不过,理财公司也在坚守稳健根基的基础上,抓住股票市场上行周期机会,布局混合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
9月,混合类产品发行数量达到20只,权益类新发产品有6只。权益类产品发行机构包括华夏理财和杭银理财,其中杭银理财发行了自家第一款权益类公募产品“幸福99锦航权益(红利优选)180天持有期2501期”,聚焦红利策略。此外,近期青银理财也推出了权益类公募产品“璀璨人生奋斗系列开放式净值型人民币理财计划权益类(30天最低持有期)”,该产品募集期为10月10日到10月20日。
从风险等级上看,二级(中低风险)新发产品为理财公司发行主力,占比78%,一级(低风险)新发产品占比17.8%,三级及以上风险等级产品占比较低,为4.22%。
产品期限:1—3月期限产品占比有明显提高,达到9.01%,环比上月提高了2.48个百分点,同时1月以内、3—6月期限产品占比也有所提高,6个月以上期限产品占比则环比均有所下跌。总结来看,9月理财公司新发产品偏短期化,猜测是为了满足投资者在国庆假期的资金流动性需求。

发行规模:在剔除860只未披露规模数据的产品份额后,9月份理财公司产品合计募集资金2924.03亿元,产品募集规模均值为2.25亿元,环比上月的2.39亿元下降5.86%。
单品表现:9月份募集规模整体表现惨淡,没有产品募集规模超过50亿元。具体来看,华夏理财“固定收益债权型封闭式779号”夺得冠军宝座,募集规模为47.58亿元,光大理财3款产品包揽第二到第四名,1款产品排名第七位。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利也有三款产品上榜,平安理财上榜1款产品。从产品定位来看,募集规模前十的产品均为R2的封闭式固收类产品。
总结来看,9月份理财产品募集情况整体较差,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投资者倾向于持有现金或高流动资产应对假期支出,一方面是9月A股市场相对债市表现强劲,投资者风险偏好较高,部分投资者选择赎回理财,转向股市,对固收类产品的购买欲望较低。

产品定价:除1月以内期限产品定价基本不变外,其余期限产品定价均有明显下滑,尤其是1—3月、2—3年、3年以上期限产品。可以看出,理财公司普遍下调业绩比较基准,中长期限产品收益承压。


产品数量:据南财理财通数据,2025年9月,32家理财公司合计有1322只(按登记编码核算)封闭式人民币理财产品到期。分投资性质看,固收类、混合类分别有1260只、55只到期,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均有4只到期。分募集方式看,公募型产品数量占比为86.31%,私募型产品占比为13.69%。兴银理财、建信理财、中银理财到期产品数量位居前三,分别为107只、83只和72只。

产品期限:分投资期限看,本月到期产品中6—12个月期限产品数量占比最高,为34.1%;1—2年期限产品占比紧随其后,为29.6%。3年以上期限到期产品数量仅为个位数,占比不到1%。

产品达标率:因到期产品中挂钩型产品数量较少,课题组主要对固定报价型产品和区间报价型产品进行分析(区间报价型产品取业绩区间上下限均值作为比较基准中枢)。
在有披露到期净值的1025只封闭式到期公募人民币产品(按登记编码核算)中,固收类产品有975只,混合类产品有49只,权益类有1只。该批产品综合业绩中枢达标率为39.8%,综合业绩下限达标率为78.44%。
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中,396只产品达到业绩比较基准中枢,占比40.62%,业绩下限达标率为83.9%。分期限看,6个月以内期限产品下限达标率在90%以上。其中,1—3个月期限产品业绩下限达标率为97.96%,3—6个月期限样本产品下限达标率为93.1%。3年以上期限的2只产品业绩下限达标率为0%。
混合类产品中,22只产品达到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占比44.9%,业绩中枢达标率为22.45%。
到期业绩:从到期产品业绩水平看,固定收益类封闭式人民币公募产品年化收益率均值为2.83%,混合类产品为2.23%。
固定收益类产品中,2—3年期限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均值最高,为3.43%,其次是3年以上期限产品,为3.32%。混合类产品中,3年以上期限产品平均到期收益率最高,为3.48%,1—2年期限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均值则不到2%。

榜单:在9月理财公司封闭式公募理财到期兑付榜单中(注:同系列产品仅取一只,投资币种为人民币),7家理财公司产品上榜。杭银理财两只固收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超5%,位列前二。


产品类型:据南财理财通数据,截至9月末,32家理财公司共有26418只存续理财产品(以产品登记编码为准,仅包含公募产品)。与8月末数据相比,固收类理财产品数量继续上涨,占比达到95.26%,混合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的数量有所减少,占比分别下滑至4.55%和0.19%。
机构分布:截至9月末,兴银理财依旧保持最多的存续公募产品数量,共计1916只;信银理财存续产品数量较8月末相比有所下降,但依旧位列第二,有1787只;浦银理财以1633只存续产品上榜第三。4家合资理财公司的存续产品数量较8月末相比有所增长,施罗德交银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的存续产品数量超过100只。

投资周期:9月份,3个月以下投资周期的短期限理财产品占比继续上升,1月以内投资周期理财产品占比环比上升3.56个百分点至25.59%,1—3个月投资周期理财产品占比环比上升0.77个百分点。3—6个月期限产品占比环比上涨112BP,其他投资周期占比继续环比下降。

产品收益:2025年9月,A股市场继续震荡上行,权益类理财产品延续此前良好的收益表现,前9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达13.04%。
混合类理财和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收益则有所增长,今年前9个月的平均净值涨幅分别为4.18%、1.81%。
产品稳健性方面,固收产品前9个月平均最大回撤仅0.2%,依旧保持稳健特色。权益类理财的平均最大回撤依旧最高,达到9.65%,混合类理财平均最大回撤为1.35%。

从不同投资周期业绩来看,混合类产品各投资周期业绩均优于同期限固收类产品,而固收产品收益则与投资期限成正比,即投资周期越长、收益越高。混合类产品中,收益最高的是1月以内期限产品,其次是3—6月期限产品,3年以上期限产品的收益相对最低,但平均净值增长率依旧超过3%,收益明显高于固收类产品。

不同理财公司固收类产品表现方面,今年前9个月人民币公募固收类产品收益最高的仍是杭银理财,前9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38%。其次是宁银理财和南银理财,依次位列第二、第三,前9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33%、2.26%。
三家合资理财公司依旧上榜,但排名出现反转。其中,施罗德交银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的排名上升至第六和第七,法巴农银理财排名则降至第八。

混合类理财产品表现上,宁银理财前9个月表现优异,收益保持第一,平均净值增长率达13.53%;杭银理财以9.98%排名前进至第二;汇华理财以8.45%位列第三。

(作者:黄桂煊,薛茹云,见习研究员胡荷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