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3 00:01:11 股吧网页版
AI赋能生物多样性监测 助力建设美丽广州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相关政策要求,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体系建设,近年来,广东省广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携手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推进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构建工作,为美丽广州建设提供坚实科技支撑,共同守护云山珠水间的宝贵生灵。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能全面把脉广州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在正式开展监测调查前,调查队伍首先要在国家生态质量样地监测网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广州市生态系统类型、动植物分布、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等关键因素,进一步加密布设监测样地,构建覆盖更全面、更具代表性的广州市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包括监测样区、监测样线、监测样方和监测点。

  在此网络体系下,共选定80个监测样区开展调查,其中包括30个重点监测样区和50个普通监测样区。每个监测样区设置有动植物样线(鸟类、两栖类、爬行类、昆虫、植物群丛)、植物样方、昆虫与小型哺乳类样点,同时还布设智慧监测设备开展持续生物多样性监测。

  在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中,除了跋山涉水开展野外动植物实地调查外,调查队伍还运用视觉识别、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例如,红外自动触发相机、声纹自动监测、定位光谱物候监测系统、定位叶面积指数仪和昆虫计数器等)进行辅助监测,持续地观察、记录和分析生态系统中的鸟类、两栖爬行动物、哺乳动物、昆虫和植物等,了解它们的种类、数量、分布和变化趋势。

  其中,红外相机,只要有动物路过就会咔嚓一声,自动拍下靓照。声纹自动监测仪可以24小时收录音频,鸟叫、虫鸣、蛙合唱……这些“森林好声音”通通收录。昆虫计数器则自动记录小飞虫们的神秘生活。物种视频智能监测杆是野生动物的24小时监护管家,同时实现动物、气象、水体和土壤状况实时监测。

  这些生物多样性智能监测设备就像大自然的“眼睛”和“耳朵”,帮助我们自动采集和分析数据。通过长期定位观测,调查人员就能更高效地掌握生物种群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生态风险,更好地保护我们身边的自然家园。

  随着一张无形的“智慧监测网”徐徐铺开,广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入了从“看不见”到“看得清”、从“被动记录”到“智能预警”的新阶段。调查人员不仅用红外相机捕捉兽踪鸟影,用声纹仪收录森林密语,更连微观世界中圆叶挖耳草这样的迷你捕手也清晰可辨。

  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只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对这座城市生命共同体更深刻的认知与担当。从国家方案到地方行动,从科研机构到一线工作者,每一个环节都在为“美丽广州”的生态根基注入坚实力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