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3 01:23:30 股吧网页版
机械行业进击10万亿 “三驾马车”打造内生动力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张一帆

  作为工业经济“压舱石”,机械行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

  9月发布的《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下称《方案》)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新要求,目标力争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同时,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

  站在10万亿目标的新起点,如何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激发行业增长活力?深挖存量内需、培育壮大新需求、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三驾马车”齐驱,协同发力共同为机械行业的稳定增长,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设备更新激活行业潜力

  机械行业70%的需求来自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各行业新上或更新改造设备投资,老旧设备更新成为撬动存量市场的核心抓手。在政策引导与企业内生需求驱动下,设备更新正朝着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加速演进,催生万亿级市场空间。

  盛屯矿业自2024年以来已经投资数千万元推进余热回收改造。盛屯矿业有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子公司盛屯锌锗前三个季度利用余热锅炉产生蒸汽量为5.37万吨,折算减排二氧化碳超1.7万吨。盛屯矿业同时启动了大规模电机升级计划,每年把150台工频电机更换为更高效、更智能的变频电机,实现减能降耗。

  “持续推动设备迭代与生产流程革新,是实现降本增效、为客户提供最优质产品的核心手段。同时,公司多年来已经持续融入产业链ESG要求,也必须通过不断优化设备和产线,减少碳排放。”盛屯矿业有关负责人表示。

  这种“淘汰旧装备、换上绿装备”的升级路径,正是《方案》中“加快推进能耗高、污染重、安全性低的老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要求的生动实践。

  “机械行业稳增长方案,核心在于找到拉动内需和提升供给的平衡点。”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罗俊杰看来,加大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实施力度,不仅可以为存量市场注入活力,还能推动高端智能制造技术和绿色节能技术的落地。

  在南方路机看来,工程机械的高端装备地位主要源于其技术含量的高度。“除了绿色、环保的诉求,工程机械的高端化进程还需要具备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以满足现代工程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要求;还需要能够在不同的建设施工场景实现一体化服务,实现高质便捷、降本增效的目的。”南方路机相关负责人表示。

  行业的周期发展也支持着老旧设备更新的深入开展。在工程机械行业中,上轮销售高峰期(2016—2021年)的设备正进入集中更新期。中联重科方面表示,工程机械产品寿命约8—10年,叠加国四切换等因素,更新需求刚性强,将为行业提供多年持续支撑。

  政策红利进一步加速这一进程,《方案》明确提出,要实现优质装备供给能力显著提高。为此《方案》提出,要积极出台有利于机械行业稳定运行的政策举措,助力装备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彰显

  在上周召开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上,三一应急装备公司副总经理崔景魁几乎将所有的参展时间都用于接待海外客户。“今年展览上的外商数量至少比两年前翻了1倍,他们告诉我今年在消防展见到了许许多多的新设备、新技术,对中国企业的产品非常感兴趣。”崔景魁笑着表示。

  主办方提供的数据显示,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家单位参展,境外应邀观展嘉宾数量创新高。与之交相辉映的是本届展会上各家企业带来的一系列全球首发产品,其中三一重工JP100斩获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159.66米的极限喷射高度将过往纪录提升超25%。

  “对比多数海外国家的单一应急救援需求,中国市场的救援场景非常齐全,随着我们的技术突破和产品打磨,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客户的关注。”崔景魁表示。

  消防展的热闹是我国机械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竞争力显著提升的缩影,为《方案》提出的“稳定外贸基本盘”奠定了良好基础。

  今年上半年,面对更加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外贸形势,机械工业也实现了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展现韧性。据海关数据汇总,上半年,机械工业完成货物贸易出口额4659.4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实现贸易顺差3342.8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占全国货物贸易顺差的57.1%。

  “十五五”规划发布在即,各家企业已经吹响了进一步深化出海业务的冲锋号——不仅追求规模的增长,更追求能力建设的提升。

  柳工新近披露的“十五五”战略,制定了2030年实现营业收入600亿元的目标,其中国际收入占比超过60%,净利率不低于8%。在规模增长之余,柳工还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深化区域能力建设,打造覆盖“研、供、产、销、资本”的全价值链本土化优势。

  在现在规模超千亿元的基础上,徐工集团计划到2030年规模再翻一番,且国际化收入占比达60%以上。徐工集团董事长杨东升发声称,徐工集团将加大全球化战略的推进与落地实施,推动从全球布局向全球整合运营转型,从传统的制造型公司向解决方案的服务商转型。

  新产业开辟新蓝海

  深挖存量市场、稳定外贸基本盘之余,培育壮大新需求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量。《方案》明确实施智能装备创新发展工程,聚焦三大方向发力:瞄准国家战略攻坚工业母机和智能检测装备;对接民生需求发展智能农机与医疗机器人;布局未来产业攻关高端智能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本周中标“广西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及测试中心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订单金额达1.26亿元。连续多笔订单落地,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得超6.3亿元订单,领跑行业。在优必选,人形机器人也走到了规模化量产和应用的前夕。

  “对于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找到合适的场景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只有实现了供求匹配,人形机器人才有望迎来真实的需求,摆脱‘伪需求’困境,实现产业自身的爆发式增长。”优必选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焦继超告诉记者。“因此优必选在过往两年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投入大量精力用于人形机器人在客户工厂的实训中。”

  在比亚迪汽车工厂,优必选Walker S1第一阶段实训工作已初步取得成效,效率提升了一倍,稳定性提升了30%。在吉利,Walker S1已经完成了在极氪宁波工厂第二阶段的工作,其在领克第三阶段实训工作即将开始,实训内容将拓展到充电枪的插拔测试和物料搬运。同时,在2025年优必选已经进入实训2.0阶段,人形机器人将从单机智能迈向群体智能。

  与此同时,加强通用大模型和机械行业大模型研发,推动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技术与装备深度融合也成为《方案》的重点方向。

  南方路机的新产品已经大量运用AI技术,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混凝土坍落度在线AI监测系统、骨料智能上料系统等,通过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实现生产全流程自动化检测,使水泥用量平均减少10%,推动行业年减碳超千万吨;公司AI模型,可实时调整混凝土配方,解决传统人工检测效率低、误差大的痛点。

  在百度智能云AI与大模型平台总架构师李景秋看来,与传统的“智能制造”相比,目前基于语言的大模型已经可以扮演“老师傅”的角色,传递宝贵的产业经验。展望未来,随着大模型多模态能力的提升、成本的下行,尤其是视觉能力的提升,工业与大模型的结合将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