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该方案从资产端、资金端、跨境资源配置、生态服务、风险防控五大维度入手,为完善本地并购重组市场生态、推动上市公司高效落地并购项目绘制了清晰蓝图,明确提出2027年底累计完成并购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的核心目标。
《行动方案》设定了多维度发展目标。除千亿交易总额外,还包括累计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培育行业示范案例,辖区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形成20家千亿级市值企业。同时,深圳将加快打造并购基金矩阵,培育优秀基金管理人,带动社会资本形成万亿级“20+8”产业基金群,构建覆盖重点产业链的并购生态圈。
在资产端,《行动方案》聚焦“20+8”产业实施分类引导。一方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主”企业、龙头上市公司开展上下游并购,通过收购未盈利优质资产强化产业链、提升关键技术水平;另一方面,鼓励未来产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扩张与技术突破,同时为国企、民企提供差异化并购转型路径。针对专精特新企业,方案明确支持其收购优质资产或作为标的参与重组,并要求提升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标的的估值包容度。深圳还将建立重点领域并购标的项目库,通过“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市场推荐”机制,形成“后备一批、意向一批、储备一批”滚动储备体系。
在资金端,《行动方案》衔接中国证监会重组支付工具新规,明确股份对价分期支付、配套募集资金储架发行等灵活支付方式;同时创新“并购+”融资工具,探索非居民并购贷款、科技型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并通过融资担保增信、保险统括保单等形式降低并购风险。在直接融资领域,方案支持市天使母基金、科技创新种子基金参与标的培育,鼓励社会资本以CVC、产业基金形式入局,引导国资耐心资本、险资、私募创投基金通过直投、并购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参与,并借助S基金、“反向挂钩”等机制畅通“退出—再投资”循环。
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行动方案》提出多举措优化跨境资源配置。一方面支持深圳企业赴港上市或再融资,提升跨境并购效率;另一方面创新运用跨境资产转让、双向股权投资、银团贷款等工具,支持企业通过跨境换股收购资产,引导深港合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投入产业并购。同时,方案鼓励深港交易所加强互联互通,支持本地证券公司联合境外分支机构,为中资企业跨区域布局提供投融资、财务顾问等专业服务。
生态服务与风险防控同步发力。生态层面,深圳将支持深交所构建并购重组适配体系、开展专项研究,推动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对接技术并购业务,高质量建设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并建立上市公司并购人才滚动培养计划,引进“产业+金融”复合型人才。风险防控方面,方案明确加强恶意收购防范与合规性审查,从严审查垄断或阻碍技术创新的并购交易,通过调解、仲裁等多元方式化解纠纷;同时建立专项协调机制,为重点项目开辟立项、环评审批绿色通道,降低并购交易与投后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