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周凌峰报道
信托行业年内最大额罚单落地,让头部机构中诚信托站在了舆论聚光灯下。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近期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显示,这家有着人保集团背景、管理着近7760.65亿元资产的信托公司,因多项违法违规行为领到660万元罚单,5名相关责任人同步被罚5万元。
罚单背后的违规清单颇具代表性,覆盖了从内部治理到业务执行的多个关键环节。记者注意到,监管查明的问题中,既有高级管理人员未经任职资格核准便提前履职的程序漏洞,也有风险项目未及时纳入管控、尽职调查流于形式的风控缺位。
更值得关注的是业务开展中的多项违规操作,包括向不合规项目提供融资、以永续债权形式变相开展融资类业务,甚至出现合格投资者人数超标、信托计划分级比例突破监管红线等基础合规问题。
面对处罚,中诚信托回应称相关问题源于2022年监管检查发现的历史遗留事项,目前已完成整改并内部问责,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这一回应与公司最新披露的经营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到7760.65亿元,2024年实现合并口径营业收入约29.08亿元,同比上升约5.25%;净利润约9.38亿元,同比下滑约8%。
2018年资管新规以来,在要求打破刚兑、压缩通道业务,房地产信托、政信业务受限背景下,信托公司将转型视线投向了消费金融领域,规模一度大增。中诚信托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普惠业务规模达266.63亿元,累计向自然人发放贷款近3900亿元。据中诚信托官网信息,中诚信托的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方,包括马上消费金融、蚂蚁智信、云瀚信息科技、分期乐等13家运营机构,以及众安在线财产保险等4家增信服务机构。
规模增长与合规短板的并存,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讨论。然而,这场罚单风波并非个例,而是信托行业强监管常态化的缩影。今年以来,陆家嘴信托、华澳信托等机构均因类似问题领到大额罚单,违规类型集中在内部治理不完善、风险管控不到位、业务开展不规范三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