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传统消费旺季,近期各地线上线下促销活动密集开展,消费市场活力凸显,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新型消费业态不断扩展。受访专家表示,四季度我国消费市场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商务部此前表示,今年全年,消费市场有望站上50万亿元的新台阶。
新业态不断拓展
“受日常佩戴及赠礼需求拉动,10月9日晚8点京东‘双11’开启至今,金饰消费热度不减,黄金吊坠、黄金手链等成交额同比倍增。正值国庆前后婚庆旺季,钻石项链吊坠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倍,钻石对戒成交额同比增长3倍。人工培育类珠宝成为市场新宠,培育钻石、培育红蓝宝石的销量增长超10倍。”京东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天猫平台“双11”开启的首小时内80个品牌成交破亿元,京东平台已有超5.2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00%,抖音平台上超过10万个商品的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300%……10月以来,京东、天猫、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双11”大促销活动接连开启,金银珠宝、秋冬服饰、美妆护肤等多品类商品热卖,线上消费加快增长。
线上消费持续向好折射出新型消费业态的活力。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8%,增速比1至8月加快0.2个百分点,自5月起增速持续加快。
消费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展。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司长于建勋此前介绍,满足居民品质化、个性化、体验化消费需求的新兴业态表现抢眼,前三季度,仓储会员店、集合店、无人值守商店的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助力居民实现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额同比增速超过25%,高能效等级的家电销售持续高速增长;据汽车流通协会统计,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突破850万辆,同比增长24.4%。
“以旧换新覆盖的家电、家具、办公用品、通讯器材等品类零售额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长,显示出政策红利在重点领域的持续传导。展望四季度,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消费增速预计将大体延续三季度水平。”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服务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线下综合性贸易展会,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第一期日前举行。广交会吸引了大量境外采购商,带动了入境游和入境消费。据广州海关统计,10月1日至10月20日,广州口岸离境退税申请金额超2700万元,同比增长120%,创历史新高。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前三季度,消费增长多点发力。入境消费持续扩大,随着离境退税政策持续显效,“购在中国”活动有序开展,“入境流量”加快转变为“消费增量”。
当前,服务消费已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相关政策发力明显。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近期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通过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持续优化服务供给等三方面发力,推动服务消费稳步扩大。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6.1%。面向未来,应扩大多元化服务供给,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促进服务消费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丽芬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消费规模有望突破50万亿元
展望四季度,我国消费将继续增长,消费市场规模有望稳步扩大。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此前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过去四年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受访专家建议,出台针对性政策,进一步激发商品消费发展动能,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从政策层面看,短期内可以继续通过减税降费、财政补贴等方式,重点支持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增强消费能力。同时,从中长期着眼,可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收入分配改革,促进服务消费发展,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程实表示。
陈丽芬认为,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形成消费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