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3 06:07:40 股吧网页版
科学田管充实“赣中粮仓”
来源:经济日报

  眼下,赣鄱大地一派丰收景象。在南昌市南昌县幽兰镇的千亩示范田里,金色的稻浪随风起伏,数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切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空气里弥漫着新谷的清香。“瞧这稻穗多饱满!晚稻亩产估计能有600公斤,加上早稻,双季亩产能超过1000公斤。”牌坊村种粮大户熊金江站在田埂上高兴地说。

  丰收的背后,是精细化、科技化的田间管理。今年以来,南昌市大力实施单产提升行动。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械栽插、油菜种肥药机一体化播种、机械移栽和飞播等技术,以及高效植保无人机等设施装备,实现从耕到收的生产全程机械化。

  智慧农业模式让种田变得更加精准高效。“你看,植保无人机替代了人工喷药,北斗系统规划路线,侧深施肥技术把肥料精准送到秧苗根部,不仅能省20%的肥料,还能减少病害。”熊金江掏出手机,点开智慧农业平台的操作记录向记者展示。

  在安义县集中连片的稻田里,持证上岗的专业农机手越来越多。“相比往年,今年秋收的科技含量显著提升,智能农机已成为主力军。”东阳镇新华村农机手付来水自豪地说,“持证上岗有保险,操作更规范。”

  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的深度融合,让秋粮生产从“保产量”向“提品质”跨越。万埠镇种粮大户熊勇今年种植的水稻品种“香禾优明月丝苗”,亩产高达1100斤至1200斤。“多亏县里推广的好品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再配套实施高产栽培技术,粮食产量和品质实现双提升。”熊勇说。

  南昌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落实上级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南昌市按照每亩18元的标准对早稻生产进行奖补,为晚稻种植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南昌还下达项目资金571万元,全力做好秋粮“一喷多促”工作;全面实施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现水稻成本保险全覆盖。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