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3日消息(记者齐智颖实习记者刘子瑶)10月22日晚间,光启技术(002625.SZ)披露2025年度三季报。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15.96亿元,同比增长25.76%,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归母净利润6.06亿元,同比增长12.81%,总额达到去年全年的93%。其中,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长56.5%;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25.28%。
除盈利指标外,光启技术多项关键财务数据同步向好。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2.45亿元,增幅为148.27%,公司称主要系报告期销售回款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存货合计4.73亿元,同比增长114.61%,公司称主要系超材料业务为交付任务备产备料所致。
在国家"十四五"向"十五五"战略跃迁的关键节点,高端装备自主可控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核心维度。业内分析指出,超材料因具备轻量化、高强度、电磁调控等特性,在尖端装备中的应用已从“可选”变为“刚需”。
截至目前,光启技术在今年先后发布三份订单公告,批产订单金额接近26亿元,超过2022年全年25.04亿元的历史峰值,创下年度订单总额新纪录。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下半年的两份订单金额合计17.94亿元,将于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交付,为明年的业绩增长夯实基础。
光启技术表示,这一关键指标的跃升,不仅印证了核心业务的规模化拓展能力,更标志着其正式迈入新一轮发展周期,在尖端装备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的万亿赛道上持续领跑,为未来2-3年业绩高增长与技术价值转化打开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山西证券研报显示,我国新型装备的研制批产与现役装备升级换代对超材料技术应用呈现数量、质量双需求增长。光启技术作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实现超材料全产业链大规模量产的企业,产品竞争优势凸显,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随着公司709基地二期建成投产,以及905基地一期和906基地一期的建设及投产,公司产品交付能力和生产效率将极大提升,公司将进一步突破产能瓶颈,实现业绩长期快速增长。
此外,光启技术同时加速推进超材料技术的跨界赋能与产业生态化布局,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央广财经记者自光启技术方面获悉,该公司依托超材料七大核心能力平台,在巩固尖端装备基本盘的同时,正加速向民用高端领域延伸,智能汽车检测与蜂群无人机成为两大突破口。
具体来看,在低空经济领域,光启技术联合创益通(300991.SZ)、科比特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乐山天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头部企业,以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十所、九洲电器集团等上下游单位,共同成立“深圳超材料产业联盟--无人机蜂群创新分会”。围绕无人机制造的全流程优化,光启技术以“人、机、料、法、环、测”为管理核心,结合供应链协同平台,打造符合无人机生产特性的端到端管控体系,推动无人机制造效率与性能双提升。据介绍,目前,光启技术赋能的无人机已经小批量试产并进入“精准对应客户需求”的测试开发阶段,计划2025年完成产品定型和销售模式确定,2026年正式启动量产。
超材料赋能的另一大突破口落在智能汽车检测领域。光启技术将航空航天级“紧缩场检验检测技术”迁移至汽车场景,通过电磁波精准调控与场域模拟技术,实现对复杂电磁环境的高精度测试,破解传统近场测试因物理空间限制、难以全面验证整车级无线数据的行业痛点。近期,华为鸿蒙智行旗下享界S9T斩获的首个“整车通信性能S级认证”,正是应用了光启技术的这一检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