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月22日)看了高盛的最新观点,他们认为中国股市是慢牛行情,投资者应该改变思路,从“逢高减仓”转变为“逢低吸纳”。于是我在想,港股市场有什么低吸的机会?
10月以来,港股市场确实跌了一波。不论是腾讯、阿里等科网股,还是港股创新药,或者是机器人,还有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新消费,各个赛道基本都处于调整趋势。高盛尤其看好的是“中国十巨头”,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比亚迪、美团、网易、美的、恒瑞医药、携程和安踏。
我在想,腾讯、阿里几乎是全市场一致看好,所以可能跌不了多深,要做低吸,不见得真正买得“低”。其次,创新药、机器人等题材波动很大,但赛道又很热,稍微一涨,可能又会非常拥挤。另外就是泡泡玛特,昨天外资大行全线看好,结果今天大跌超10%,又创了新低。上个月,笔者曾经在本栏目中写过,泡泡玛特已经进入技术性熊市。现在这种跌法,你真的敢低吸吗?
那么,除了上面这些板块,还有其他的低吸机会吗?
个人认为,港股的有色金属板块,尤其是铜这个板块,可能是一个不错的低吸机会,而且是长期机会。
其实,今年以来,有色金属已经走出了大趋势。比如江西铜业股份(00358.HK)、中国有色矿业(01258.HK)、五矿资源(01208.HK)等,都有超过150%的累计涨幅。不仅如此,它们都是几百亿港元市值的大公司,不缺少流动性,基本面都是安全的。
对于铜业这个板块,前期在9月底至10月初有一波大涨。当时的短期催化剂,是全球第二大铜矿遭遇泥石流而停产,这刺激了国际铜价的短期飙升。今年以来,铜价已经从8000美元/吨涨到了11000美元/吨区间。
不过10月初冲高之后,整个板块近期也随大盘跌了下来,跌幅多在18%~25%区间。比如江西铜业股份,10月10日最高价40.24港元,今天最低跌到30.18港元,累计跌幅就达25%。跌下来之后,是否适合低吸,就要看中长期的预期了。
在传统观念里,铜的景气周期主要看电力行业的需求,因为铜是最好的导体,电线、电缆都需要铜。另外,就是看建筑行业以及家电行业的景气度。不过未来,在“ALL IN AI”的背景下,铜也被赋予了AI属性。因为,AI=电力=铜。
这并不是开玩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和算力基础设施成为了铜新的需求亮点。例如,一台AI服务器的用铜量可达1.36吨,远高于传统服务器。有预测指出,到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用铜量将达46万~112万吨。而在中国和北美地区,AI数据中心用铜量到2030年将突破50万吨,较2020年翻倍。除了这些,人形机器人、工业物联网、5G基站、可再生能源发电等都将成为铜的新兴需求驱动力。
回过头来,再看江西铜业股份、中国有色矿业、五矿资源等公司,它们已经走出了大牛的趋势,近期调整之后,确实值得保持关注,随时做好低吸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