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3 15:41:40 股吧网页版
酪神世家破产清算,乳业老将郭本恒“折戟”奶酪市场
来源:新京报 作者:郭铁

  乳业老将郭本恒一手创立的上海酪神世家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酪神世家”),在奶酪行业“苦熬”3年后,向法院递交破产清算申请。根据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告,酪神世家破产清算一案已获法院受理,管理人也已就位,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于10月23日召开。

  创立初期,自带创始人光环的酪神世家,因获得劲牌、君乐宝等投资方“青睐”而受到业内关注。彼时,郭本恒公开表示“要死磕乳业”,立志“重新定义中国奶酪”。但据知情人士及行业了解,酪神世家成立时,恰逢奶酪市场增速放缓,其产品构筑的健康概念过于复杂,无法快速抢占消费者心智,加之部分产品定价过高,依靠电商投流方式亏钱赚销量,因此早在2024年就已传出酪神世家停运的消息。

  进入破产清算流程

  据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9月16日公告,该院于2025年9月8日裁定受理酪神世家破产清算一案,并指定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的律师为企业管理人。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定于10月23日举行。

  酪神世家成立于2022年,由光明乳业前总经理郭本恒创立,成立之初备受业内关注。在酪神世家微信公众号,置顶文章用漫画形式展示了郭本恒的此次创业过程,其言论“这辈子死磕乳业”多次被媒体报道引用。

  酪神世家微信公众号置顶文章。 微信公众号截图

  资料显示,郭本恒1963年生,食品博士,曾任光明乳业技术中心主任、副总经理等职,2013年起担任光明乳业董事、总经理等职务,同时兼任多所高校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6月,任期未满的郭本恒突然由于“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职务。

  2016年6月,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对郭本恒提起公诉。经法院审理查明,1999年至2014年,郭本恒在担任光明乳业公司生产技术总监、副总经理及总裁等职务期间,利用负责公司生产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职务便利,为多家公司、个人在承接业务、安排工作等方面提供帮助,多次收受或伙同他人收受贿赂,共计价值330万余元。郭本恒最终因犯受贿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0万元。

  创办酪神世家,被业内视为郭本恒重出乳业江湖之举。此后随着劲牌投资、君乐宝等资本入局,酪神世家的关注度被推向新高度。2023年1月,酪神世家获得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君乐宝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劲牌投资关联方湖北正涵投资有限公司。同年12月,酪神世家获得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青山资本。

  天眼查显示,酪神世家在拿到两轮融资后,由郭本恒直接持股约46%,君乐宝、劲牌投资关联方和青山资本方面分别持股约8.79%、14.94%、3.33%。

  郭本恒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重新定义中国奶酪”,Pre-A+轮融资主要用于新产品推广,以产品来带动品牌。酪神世家希望做“源于奶酪、高于奶酪”的产品,满足家庭中不同成员的需求,“做一些市场上没有的东西”。

  彼时,酪神世家已针对儿童群体推出“蔬果成长”“五维成长”奶酪棒,面向女性群体推出养颜概念的“五维素颜奶酪”,试图开拓新消费人群。根据郭本恒对媒体的说法,酪神世家当时以天猫、京东、抖音渠道为主,并计划自2024年1月起逐步走入线下渠道。

  如今,成立仅3年的酪神世家却走到破产清算境地,与融资时的高光时刻形成鲜明对比。根据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公告,酪神世家破产清算一案原告即是公司本身,这意味着本次破产清算系酪神世家主动向法院申请。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分析称,企业主动申请破产清算,是为了优化自身的资产负债表,甩掉包袱,减轻债权人带来的压力对日常经营造成的影响,且是直接清算现有资产债务,不做重整。如果是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企业会在破产过程中丧失主动权。

  市场策略被指“不健康”

  酪神世家成立短短3年就走向没落,被认为与自身战略打法及市场环境均有关系。

  “酪神世家刚出来时,我们听说郭本恒是对中国奶酪行业理解最深的人,因此很关注也很期待他们的入局。”一位奶酪行业人士分析称,2023年、2024年,奶酪是食品板块跌幅最深的赛道,而酪神世家成立的节点刚好赶上行业下行。“从后期市场打法看来,我们认为酪神世家是面向资本的,发展并不健康。”

  在该人士看来,酪神世家连续两三次做到“6·18”“双11”平台奶酪类目第一,看似势头强劲,实则大量订单是找淘客“刷”出来的销量,操作模式类似于把产品以超低价卖给“团长”,“团长”再面向顾客群分发销售,顾客买到了便宜的商品,“团长”赚到了佣金,但品牌方是在亏钱换销量,这种模式自然不会带来持续的产品复购率。此外,酪神世家面对儿童、女性群体推出“五维”概念的奶酪产品,想要走营养健康路线,但相关概念太过复杂,导致无论是行业内还是消费者都记不住他们的产品。

  “战略出发点有问题,结果就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一旦没有新的投资者介入,企业资金链就断掉了。”据该业内人士透露,酪神世家早在2024年就已传出停运消息,“天猫旗舰店已经停运很久了”。

  另据一位接触过酪神世家的知情人士了解,酪神世家2023年的两次融资,与郭本恒个人在乳制品行业的资源积累和影响力有很大关系,是个例,不代表当时资本在奶酪行业重新活跃。“我知道的是,酪神世家仅一年就差不多把融来的钱烧完了,后来奶酪市场非常透明,没有资本愿意继续投资。”

  该知情人士认为,酪神世家针对女性群体的产品定位“不切合实际”,因为奶酪的高脂肪特点与追求减糖减脂的消费趋势相违背,且相关产品定价过高,是其他产品均价的2-3倍,加之市场下行、线上渠道投流成本高,最终导致经营亏损。与女性奶酪相反,酪神世家儿童奶酪产品走的是低价策略,甚至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早在2023年底,酪神世家就对外寻求帮忙处理库存,“当时听说酪神世家要转型做B端(企业端)业务,但没明确是做奶油、奶酪还是其他产品,最终没做起来。到2024年年底,酪神世家在市场上就基本销声匿迹了”。

  新京报记者近日登录酪神世家旗舰店微信小程序,发现页面提示“店铺休息中”,宣传画面还停留在年货节“超低团购价,1元换购奶酪”。随即,页面跳转提示“酪神世家241130已打烊”。在酪神世家微信公众号,最后一次更新日期停留在2024年1月18日。其他电商平台也已搜索不到酪神世家店铺的身影。

  酪神世家微信小程序提示店铺“已打烊”。 微信小程序截图

  就酪神世家目前运营状况,新京报记者10月23日联系其管理人方面,对方表示,目前暂不方便接受采访。

  行业洗牌进入尾声

  酪神世家的遭遇,是一部分中小奶酪品牌的缩影。

  自2021年起,以奶酪棒为代表的儿童再制干酪市场增速放缓,而第二大单品尚未出现,进而拉低了行业增速。咨询机构尼尔森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我国奶酪零售端销售额分别为32.38亿元、41.92亿元、43.37亿元,增速分别为29.5%、3.5%、3.5%。受物流不畅、原材料价格上涨、竞争加剧、消费疲软等影响,各大奶酪品牌业绩自2022年以来均有波动。

  有行业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以2020年的价格战为起点,奶酪市场已历经多轮洗牌。高峰时,市场上大概有六七十个奶酪棒品牌,2021年到2022年至少有一半品牌消失。在原料成本上涨、价格战持续的背景下,没有品牌溢价能力的小品牌盈利艰难。目前中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行业格局逐渐清晰,市场上仅存的主流品牌在10个左右,后来者想要从行业分一杯羹越发艰难。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马上赢数据统计,2024年第四季度,奶酪领域同比的存续、上新、消失的SKU(最小存货单位)数量分别为541个、264个、141个。新品SKU数量占整体SKU数量的比重较高,显著高于消失的SKU数量,可见类目新品迭代与汰换速度较快,创新也较为丰富。

  奶酪博士创始人陈昱桦告诉新京报记者,2025年奶酪市场增长主要体现在B端,C端(消费者端)的涂抹型奶酪、家庭食用型奶酪也有所增长,但奶酪棒依然在下跌。目前奶酪博士主要市场策略是耐心培育市场,做产品研发创新,另一方面是向“奶酪+”零食方向扩展产品线。“总体来说,奶酪市场在往好的方向走,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奶酪新品的增长趋势。”

  陈昱桦的说法也得到机构数据印证。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体量大的儿童奶酪销售占比下滑,成人零食类奶酪呈现高增长,佐餐奶酪也有不错发展。奶酪市场经历阶段性波动后,逐步展现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除了产品线可拓展大童、成人零食、餐桌奶酪,还可以从稳固核心人群与破圈、全面布局细分品类、发力全渠道三方面入手寻求增长机遇。

  咨询机构凯度数据显示,尽管奶酪棒目前仍是奶酪市场主力品类,但以杯装、小方、小三角等为代表的新型零食奶酪,以及片状、丝状、奶油芝士等餐桌奶酪细分产品,展现出增长趋势。这说明大童、成人零食奶酪逐渐展示出发展潜力,消费者更愿意在居家餐食中使用奶酪。从渠道表现看,线下渠道依然是奶酪市场主流,但零食店、会员店、线上直播等新兴渠道正在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奶酪市场产品类型以再制干酪为主,作为奶酪制品原料的原生干酪(天然干酪)仍依赖进口。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杨续金此前分析称,我国原制干酪市场占比从2019年的78%下降到2024年的52%,5年间下降26个百分点,但依然是当前奶酪市场的最主要品类。另外,我国对再制干酪产品要求其原制干酪含量需达到50%以上,这意味着大量销售出去的再制干酪需要原制干酪作为原料,但我国原制干酪主要来自进口。2024年、2025年新建的一些奶酪企业,看好原制干酪这片“蓝海”。

  据市场机构欧睿数据,2024年奶酪品类中,在整体市场下行的情况下,原制奶酪品类部分产品表现出持续增长趋势。

  目前奶酪企业妙可蓝多在吉林长春的原制奶酪工厂正在建设,后续将考虑采购部分其他国产原制奶酪来补足需求。伊利方面此前透露,其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2025年投产,产品中也包括原制奶酪。2024年,品渥食品完成上海奶酪工厂投产使用,并自主生产原制奶酪产品。

  品渥食品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原制奶酪在中国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饮食结构的升级,其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且消费场景日益丰富,产品创新与多样化发展不断推进,国产化进程加速,未来有望在产品创新、品质提升、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新京报首席记者郭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