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晚间,南山智尚(300918)对外公告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
南山智尚通过“材料创新+应用场景”双轮驱动,不断巩固在高端新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突破成为公司最亮眼的业绩增长点。据悉,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品同比毛利润增长175.24%,毛利率增长15.54%,净利增长达212%,正逐渐成为南山智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腱绳作为机器人灵巧手关键传动方案,其核心原理是利用高强度纤维绳(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拉伸与回弹,将电机产生的动力传递至手指关节,实现精准的抓取动作。目前,南山智尚已具有100D-2400D、26cN/dtex-43cN/dtex等多种规格产品,广泛应用于防弹、海洋绳网、防护用品、家用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鱼线、机器人传动腱绳等领域。其中,其腱绳产品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和关节、医疗器械,能满足小尺寸、高可靠性的连接与牵引需求,并已在国外、国内分别实现了小批量订单,后续有望在人形机器人腱传动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
9月12日,南山智尚发布了基于电子皮肤与织物传感技术的织物触觉智能手套。据了解,这款手套通过将先进的电子皮肤技术与柔性织物传感器无缝结合,为人形机器人赋予了接近人类的触觉感知能力,它能够精准识别压力、纹理、温度等细微变化,使机器人实现抓取、抚摸、操作等动作的精细化与智能化,从根本上解决了机器人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核心瓶颈。
发布会上,南山智尚表示,后续计划与长盛轴承、忆海原识联合研发高强度高寿命腱绳。相关腱绳材料至少选用6—7种以上高分子纤维共同编制,目标是实现百万次甚至千万次的寿命。此外,公司已建成的3600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智能产线和8万吨高性能差别化锦纶长丝产线,可为人形机器人批量供应高耐久、高可靠的传动腱绳和电子皮肤材料,满足未来百万台级的产能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机器人轻量化浪潮中,其锦纶纤维产品也同样开辟出新赛道。南山智尚8万吨锦纶产能中包含3.6万吨锦纶66产能,该材料密度仅1.14—1.15g/cm³,在减重与抗冲击性能上优势显著。
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为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南山智尚已推出《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拟面向包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在内的不超过40人(不含预留份额持有人)实施持股计划。该议案已于10月10日召开的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这份聚焦机器人业务板块核心技术团队的员工持股计划,不仅将强化南山智尚在机器人新材料领域的人才核心竞争力、加快公司新材料业务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产业布局与技术落地,更向市场清晰地传递了公司全力推进产业升级、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决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