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10月23日讯 近日,靖因药业(Sirius Therapeutics)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高盛、海通国际及汇丰担任联席保荐人。该企业2021年成立,仅成立四年,是一家较为年轻的创新药企。
靖因药业致力于siRNA(小干扰RNA)疗法开发,不过目前仍处于临床阶段,尚无营业收入。根据招股书,2023年、2024年,该公司净亏损分别为3.09亿元、3.42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3446.1万元。靖因药业称,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450万元大幅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44亿元,主要归因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收益增加了1.4亿元,反映了公司与CRISPR合作获得首付款项时收到的CRISPR股份的公允价值变动。
腾讯是靖因药业的投资方之一,这是腾讯不多见的直接投资于创新药企的项目。此外,该公司2023年10月完成6000万美元B轮融资,2025年5月完成近5000万美元B2轮融资,投后估值为2.53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博远资本、奥博资本、泓元资本、汉康资本等。有业内观点认为,作为一家尚无产品上市的初创药企而言估值已属不低。
2018年之后,美国Alnylam公司研发的首款siRNA药物Onpattro获批上市,标志着其从概念走向现实,证明了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此后,多款siRNA药物相继成功上市,目前,全球主要市场已有7款siRNA产品获批上市。虽然没有ADC、GPL-1等药物般火热,但siRNA所属的小核酸药物发展增长势头依然良好,这也是该公司能吸引众多投资人的最关键因素。
据招股书,靖因药业的主要产品资产包括SRSD107、SRSD216、SRSD384等。
核心产品SRSD107是一款靶向凝血因子XI(FXI)的siRNA药物,旨在治疗静脉血栓栓塞(VTE)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该产品目前正处于欧洲I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阶段,并计划在中国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启动另一项II期试验。
今年5月,靖因药业与CRISPR Therapeutics(以下简称“CRISPR”)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拟按50:50的比例共同承担成本和分享全球范围内的利润,以推进靖因药业新一代长效siRNA疗法SRSD107的开发与商业化,其中包括基于双方共同研究计划所提供的研发资金支援。
根据合作协议,靖因药业可获得CRISPR支付的9500万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作为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超8亿美元的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潜在总付款超8.95亿美元(约合64.585亿元)。
另外两款产品,SRSD216是一种针对心脏代谢疾病的潜在同类最佳靶向Lp(a)的siRNA,在中国和美国处于第IIa期试验阶段;SRSD384为一种针对肥胖症的靶向INHBE候选药物,正推进至新药临床试验申请阶段。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合作带来了资源和资金,但也意味着公司的进展部分依赖于合作伙伴。此外,siRNA并非蓝海赛道,全球范围内有诺华、赛诺菲等制药巨头以及众多生物技术公司在此领域布局。公司每个核心产品也面临来自同靶点不同候选药物的竞争。
细化到核心产品SRSD107所处的FXI抑制剂靶向siRNA疗法赛道,靖因药业也面临多款不同产品的竞速。IONIS-XIRX和Fesomersen是两款反义寡核苷酸(ASO),虽然并非siRNA,但两者同属于RNA靶向疗法,作用机制相似,上述两款主要产品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此外,根据招股书,全球只有四个靶向XI的siRNA药物在研管线,靖因药业的SRSD107进度第二,仅次于瑞博生物。2024年5月29日,瑞博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靶向FXI的抗血栓siRNA药物RBD4059于近日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II期临床试验许可。
未来,靖因药业能否在技术、产品等方面占据长久优势,与CRISPR等伙伴的合作效益有多大,核心产品何时实现商业化突围,都还存在变数。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2.33亿元、人民币2.13亿元。虽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开支下降31.3%,但未来推进产品临床开发仍需大量资金。对于研发支出的下降,靖因药业解释称,这与公司管线开发安排相关,根据该安排,公司在2024年就SRSD107的一期试验以及SRSD216的临床前研究产生了大量开支。
不过,也有投资者认为,这种阶段性下降或是为了配合IPO优化报表,随着管线临床研究持续推进,研发开支只会更大,IPO以及建立战略合作的紧迫性由此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