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私募大佬但斌的三季度一系列动作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约两个月前,他卸任东方港湾总经理职务,仅保留经理头衔,同时身份信息由 “中国”变更为“中国香港”。结合其长期对美股的投资偏好,市场猜测这一身份调整或为海外资产配置与资金募集提供便利。
近日,但斌执掌的东方港湾海外基金向美国证监会提交 2025年三季度 13F报告,12.92亿美元的持仓版图与调仓路径随之曝光,持仓标的首次增至17只。三季度,但斌大举买入阿里巴巴,新进Astera Labs、博通等AI产业链标的。
东方港湾三季度末美股持仓规模达12.92亿美元
三季度科技股的强势,在A股及美股市场同步体现,纳斯达克指数单季累计上涨11.24%, 主要受益于科技板块的强劲表现,尤其是英伟达、谷歌等权重股均在三季度创出历史新高。
近期,但斌执掌的东方港湾海外基金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报告,公布了其2025年三季度的持仓动向。美股成为但斌第一大重仓投资地,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截至9月30日,东方港湾三季度末持仓规模达到12.92亿美元,持仓标的增加到17只。
整体来看,但斌三季度布局主要围绕“AI技术、算力设施、AI应用”展开。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但斌旗下东方港湾三季度美股第一大重仓股依然是英伟达,持仓市值2.36亿美元,英伟达今年以来涨幅超38%。10月8日早上,但斌转发文章称:“英伟达未来几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收入预期,预计其收入将朝着主权基金和初创企业投资的良好组合方向多元化发展。”
位居东方港湾美股第二大重仓股的是谷歌,持有市值达2.24亿美元,该股今年以来涨幅超27.89%。值得注意的是,但斌还新进持有二倍做多谷歌ETF-Direxion15.1万股。
此外,东方港湾第五大重仓股是Meta Platforms Inc-A,该股今年涨幅超25%。微软位居东方港湾第六大重仓股,该股今年以来涨幅超22.88%。值得注意的是,东方港湾还持有特斯拉8802万美元,该股今年以来涨幅超10%。
但斌对硬科技的看好,在近期多篇文章中都有体现,其认为,未来AI领域的投资机会不仅仅集中在大型模型本身,还将向各个垂直领域的应用公司倾斜。
“但斌对硬科技的看好并非偶然。”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分析,近期全球资本市场的热度逐步回暖,AI板块无疑是备受瞩目的领域之一。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各国政策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尤其是人工智能作为关键战略技术,正成为各国政策扶持的重点,这种政策导向为AI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土壤。
从微观层面分析,AI技术的商业化正在从概念向价值转化。当下,AI已经不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是成为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的工具。许多企业将AI与云计算结合,形成一体化服务平台,例如在智慧物流、智能医疗等垂直领域,AI技术正逐渐落地并创造实际收益。这种应用场景的拓展,正在为AI产业链注入强劲的商业驱动力。
大举买入阿里巴巴,新进博通等AI产业链标的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成为但斌的新宠。数据显示,三季度东方港湾新进持有阿里巴巴22.1万股,持有市值3949万美元。从股价表现来看,阿里巴巴三季度涨幅达到57.6%,截至10月21日,年内涨幅超100%。
今年9月17日,但斌曾公开发文指出,阿里巴巴市值仅为亚马逊的15.25%。10月初,但斌再次表示,“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与美股巨头公司差距太大了,希望能奋力直追,争取早日创出历史新高、持续创历史新高,再现辉煌。”
在大举加仓阿里巴巴的同时,东方港湾对亚马逊和奈飞进行了减持。其中,亚马逊期末持仓市值3938万美元,不过该股今年以来涨幅有限;奈飞期末持仓市值1460万美元,该股今年以来涨幅超34%。
此外, 东方港湾三季度还新进持有Astera Labs Inc6.45万股,持仓市值1262万美元,该股今年以来涨幅超47.83%;新进持有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Inc,持仓量达18.59万股;新进持有AI算力标的博通2.9万股,该股今年以来涨幅超42%。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Astera Labs和博通均为美国领先的半导体公司,是AI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博通因与OpenAI合作引发市场关注,但斌在9月6日发文表示,英伟达与博通的GPU与ASIC芯片各自有优势,须并行发展才能应对差异化AI基础设施的需求,二者需求都极大。
另外,但斌还新进持有杠杆产品二倍做多谷歌ETF-Direxion。但斌近日就曾公开发文感慨,“错失一个时代的风险,远大于泡沫的风险。”
陈兴文告诉记者,站在行业视角,上游的芯片和硬件领域竞争格局相对清晰,技术壁垒较高,而中游的算法和云服务领域仍处于快速迭代阶段,下游的应用场景开拓则充满变数。投资者如果寻找长期的投资机会,中游的云服务和数据平台或许是更具吸引力的方向,因为它们是连接技术与应用的关键节点。
资金流向与市场情绪是判断AI产业投资机会的重要变量。从国际市场的资金流向来看,AI概念经历了早期的“高估值泡沫”,如今已逐步回归理性,资金更倾向于追逐那些具备长期增长逻辑的企业。总体而言,AI产业的投资机会在于其技术的持续进化、商业化的深入推进以及政策与资本的双重加持。从长期战略思维来看,AI不仅是技术赛道,更是未来经济格局中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