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电网运营商Elia近日提出一项重磅提议:对数据中心设置电力分配限制,以管理其爆炸性增长的需求,确保其他行业用电不被挤压。根据提议,数据中心将被归为单独类别,在设定限制内专门分配电网容量。
据统计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比利时数据中心的用电请求增长了惊人的9倍。截至2034年的预留容量已达国家电网发展计划预计的8太瓦时的两倍多,这种增长规模“在电网开发过程中未曾预料到”。
比利时此次行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欧盟整体能源战略的一部分。欧盟能源效率指令已要求成员国对大于500kW的数据中心实行能源使用和排放的强制报告制度。
该指令旨在到2030年将欧洲能源使用量减少11.7%,以帮助实现欧盟绿色协议中到2030年碳排放减少55%的目标。
根据指令,数据中心需报告占地面积、安装功率、数据量、能源消耗、PUE、温度设定点、废热利用、用水量及可再生能源使用等情况。欧盟计划在2025年前评估数据,并考虑制定最低性能标准。
比利时能源部长Mathieu Bihet已明确表示,即将出台的2028-2038年联邦电网发展计划将重点解决数据中心消费问题。这一政策动向表明,比利时正率先将欧盟的指导方针转化为具体行动。
比利时的政策限制背后,是AI技术推动的全球数据中心建设激增。2024年10月,谷歌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在比利时额外投资50亿欧元,扩展其云和AI基础设施。
其中包括扩建圣吉斯兰数据中心园区,这使谷歌在比利时总投资超过110亿欧元,成为该国历史上最大的单项技术投资之一。谷歌表示,新设施将使用无碳能源运行,并连接到比利时可再生能源电网。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预测,比利时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可能从目前的3 TWh增长到2035年的7-15.5 TWh,增长2-5倍;到2050年,进一步增至10.5-34 TWh。其占全国总用电量的比例可能从目前的约4%攀升至2035年的10%以上。
面对数据中心的能源挑战,储能系统正成为关键解决方案。传统数据中心供电设计存在备电系统利用率低、碳排放大等问题。
据统计,Google数据中心总功耗需求超过峰值功耗90%的时间不到其运行总时间的1%,导致大量备用电源闲置。
储能系统在数据中心中可发挥三重作用:替代柴油发电机组、平滑新能源输出、削峰填谷。数据中心储能电池正从极少使用的应急供电设备,转变为频繁参与功耗管理的能源缓存设备,使数据中心从简单的电力消费者转变为可灵活调用的电力产消者。
在储能的参与下,AI与储能的关系正在重新定义。一方面,AI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对算力和电力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AI技术也正在赋能储能系统,提升其安全性和效率。
“AI与储能本质上是一种相互赋能的关系,”海博思创联合创始人舒鹏曾表示,“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数据算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强大的算力则要依靠能源和电力来支撑,进而数据中心等应用场景对储能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在储能系统实际运营中,AI技术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时监测电芯电压、温度、内阻等多维数据,结合AI算法进行深度挖掘,可实现电芯级故障提前一周以上的精准预警,将运维从“被动救火”转变为“主动预防”。
随着AI驱动的电力需求持续激增,储能系统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麦肯锡估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可能从目前的60GW增加到296GW,年增长率高达27%。
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储能+数据中心”的融合应用案例,而且“储能+数据中心”模式正逐步成熟。通过将储能系统融入数据中心供电架构,不仅可以降低用电成本,还能参与电网需求响应,创造额外收益。
从这个意义来讲,欧洲电网的限制政策不是终点,有可能是新型能源关系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