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10月23日消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今日发布。公报显示,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日前表示,“十五五”时期,工信部将牢牢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其中,在培育壮大新兴和未来产业方面,李乐成表示,要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开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日前表示,“十五五”时期,将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坚持“四个面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营造世界一流的创新环境,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建成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包括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围绕国家战略亟需超前谋划布局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持续增加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等。
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西部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边泉水表示,“十五五”期间需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国内消费和投资,培育壮大国内市场,增强经济韧性,以应对外部风险与不确定性。包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等。
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认为,要统一市场准入规则,坚决清理废除各类不合理的准入限制,杜绝“玻璃门”“弹簧门”等现象,让各类经营主体能够自由顺畅进入市场。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出台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让经营主体在公平的赛道上展开竞争。
全会提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魏琪嘉表示,市场是稀缺资源,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是着眼于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相结合,充分激发各类要素效率的关键举措。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深入,相关政策举措对发展的带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当前,正处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破解难题、培育新动能的重要路径。
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表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促进内外贸标准衔接、检验认证衔接、监管衔接,支持企业开展国际认证、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未来我国将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国内和国际市场有效联通,改善经济增长中的全要素生产率。
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日前表示,展望“十五五”,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前景更加光明。将锚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两个重要的目标,进一步强基础、补短板、攻难题、提质效,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全会提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叠加效应,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要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区域联动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认为,要充分发挥区域战略叠加效应,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十五五”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抓手包括,健全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化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
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房地产领域,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日前表示,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站在新的起点,将求真务实、加倍努力,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把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一件一件抓出成效,努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住房城乡建设力量。
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要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日前表示,下一步,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推动政策体系落地见效,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郑栅洁日前撰文表示,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谋划实施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重大工程,建立健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持续推进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建设。统筹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抓好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协同转型,构建有利于绿色转型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体系和市场化机制。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继续精准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好企业帮扶政策,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下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发展预期,不断增强内生增长动能,力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日前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同时,将持续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做好政策预研储备,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