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闫刘梦)2025年,A股市场中以AI为核心的科技主线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然而,随着三季度以来波动加大,市场对科技行情的持续性、风格切换可能性及配置方向产生了新一轮思考。
近日,泓德基金基金经理、成长组组长于浩成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I产业的长期趋势未因短期调整而改变,其产业链条长、外溢效应广等特征将持续孕育丰富机会,但市场风格或从“科技成长独领风骚”逐步向“均衡配置”过渡。
AI产业纵深发展估值理性回归成关键
在于浩成看来,当前经济基本面仍处于修复阶段,房地产等传统行业表现偏弱,决定了市场机会整体呈现结构性特征。
他认为,今年10月市场的波动主要源于技术性调整压力与外部情绪冲击,但AI等科技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并未改变,当前的调整反而可能为后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针对市场关注的估值问题,于浩成坦言,经过三季度的上涨,科技板块特别是龙头公司的估值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修复。他同时强调,与此前几轮行情相比,本轮市场定价显得相对理性。
于浩成表示,投资需重点考量估值与产业趋势的匹配度,对于非龙头的题材股保持谨慎态度。
对于AI产业链的布局思路,于浩成表示,当前产业演进呈现清晰的传导路径:大模型、GPU芯片、光模块、PCB等前端环节率先实现业绩与股价兑现;随着AI发展深化,需求外溢效应逐渐显现,存储、半导体设备、新材料等估值更加合理的中游环节开始受益。
在应用层面,他强调,智能驾驶相较于人形机器人更具近期落地潜力。“其规模化应用已启动,但前期股价表现尚未充分反映这一趋势。”于浩成说。
均衡配置将成趋势
面对市场风格切换的讨论,于浩成认为,短期内实现全面切换的难度较大。“高位科技股的产业趋势明确,估值也未严重泡沫化,低位板块则缺乏基本面的实质性拐点支持,像低位周期和消费板块,资金观望情绪浓厚。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低位板块没有投资机会。”他说。
对于最近估值较低的顺周期和消费板块,于浩成说:“若经济数据出现改善信号,‘反内卷’和顺周期板块如化工、机械、新材料等值得加大配置。”
他补充道,消费领域同样不乏亮点,国产潮玩、国货美妆、黄金饰品等品类打开市场,相关企业也已展现出资本回报能力。
对于投资者的操作建议,于浩成表示,在当前市场估值虽经历一定修复但整体仍不高的背景下,市场下行风险相对有限,内部结构分化显著,投资机会依然存在。
他提出两方面对策:一是可以适时对涨幅较大的板块进行止盈,以锁定收益并控制组合波动,若缺乏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标的,亦可考虑降低整体仓位;二是在结构上积极挖掘估值尚处低位、具备增长潜力的新兴细分行业与个股,以把握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