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郭晓萍)10月23日,记者从“实干绘答卷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发布会宝山区专场获悉,“十四五”以来,宝山区锚定“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国际大都市主城区、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战略目标,发展“六大产业”深化产业转型,推动“三箭齐发”深化空间转型,建设“四个城区”深化治理转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将邮轮旅游产业发展蓝图变实景画
国际邮轮不仅是宝山转型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上海打造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重要流量窗口。2025年上半年宝山的邮轮靠泊艘次、旅客出入境接待人次,分别占全国运营量的51%和70%。
据宝山区滨江委介绍,宝山正在推动从亚洲最大的邮轮港到国家级邮轮旅游度假区的焕新升级,从邮轮母港到邮轮产业链的全面拓展,打造引领亚洲、享誉全球的国际邮轮枢纽。
具体来看,宝山区以邮轮港为核心,正在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完善休闲配套服务设施,宝山滨江现已拥有潜水、冲浪、滑板、云中漫步、高空秋千等文旅业态,去年新增了三家酒店700间高品质客房,明年将新开万豪酒店,还将开设中免奥莱综合体。
展望未来,宝山区将构建船、港、区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邮轮产业中枢、服务一流的全球邮轮枢纽港、高品质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宝山邮轮旅游产业发展的蓝图变成实景画。
推进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
“十四五”以来,宝山谋定快动推进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中部片区)——互联宝地·滨江园的落地便是生动实践。

“我们力争做好科学家的合伙人。”互联宝地滨江园副园总张鑫磊向记者介绍,滨江园致力于打造绿碳新材料创新策源地、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高地、宝武“双碳”战略承载地。
围绕“绿色低碳和先进新材料”产业定位,园区创新要素集聚,上海吴淞材料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上海市首个以材料为主攻方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实验室主要承担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推动科研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实验室的核心目标,是在材料领域打通从高校原始医疗成果到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的全链条,推动相关成果实现产业化转化与工业化落地。”吴淞材料实验室产业化平台负责人赵亮向记者介绍。
同样扎根在滨江园内,山海氢(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海氢”)聚焦氢能核心材料催化剂和膜电极的研发与生产。公司由复旦大学张波教授创立,研发团队依托高分子科学系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核心成员均为复旦教师、博士等,拥有丰富项目经验。自成立以来,公司技术壁垒深厚。山海氢行政副总杨雁佳表示,公司具备三大属性,即科技人才企业、生产制造类企业、服务业企业。

据了解,互联宝地·滨江园项目总规划25万平米(406亩),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已于2023年9月正式投运,目前整体出租率超过65%,二期正在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