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田甜)10月23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2025年三季度吉林省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简称“平台”)自2024年10月25日上线试运行以来,在吉林省取得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一年来,吉林省内首批接入的16家全国性银行分支机构累计应用平台贷前查询近1.6万笔,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2000余笔、金额超50亿元,其中首贷金额近5亿元。
据介绍,该平台打通了企业资金流水信息的共享通道,帮助企业实现流水信息由“无形信用资产”向“有效资金供给”转化,形成与企业信用报告互为补充的征信助企融资新格局。
在提升融资效率方面,平台通过线上完成企业资金流水信息授权、银行查询等流程,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其中,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通过应用平台响应企业“急、频、快”的融资需求,锚定小微企业群体研发“经营快贷”产品,将贷款审批时间从原来的2至3个工作日最快压缩至10分钟。该行曾仅用19分钟为一家“信用白户”贸易企业完成授信,核定300万元授信额度。
针对科创型企业“轻资产”融资难题,平台为企业建立高质量的资金流信用信息档案,助力缺乏传统抵质押物的企业获得融资。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针对“专精特新”企业设计“善新贷”产品,依托平台共享的企业资金流水建立交叉核验机制,科学研判企业经营状况,助力其获得合理授信。
在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结合吉林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指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流水信息纳入人参企业评估维度,打造人参产业园“整园授信”新模式。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正推进省内3家主要法人银行机构接入平台,相关工作将于10月底完成,将进一步扩大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覆盖面。
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围绕企业融资需求,探索平台应用新场景、扩大覆盖领域,推动平台为吉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