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3 23:15:01 股吧网页版
这场大会,书写“小纳米”的“大文章”
来源:上海证券报

  10月22日至24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纳博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与往届大会相比,本届纳博会创下历史规模之最。聚焦微纳制造、第三代半导体、纳米大健康等热门领域,本届纳博会通过25000平方米展区、450余个展位、605场前沿报告,为全球纳米产业带来了一场“精准对接、深度融合、引领未来”的行业盛宴。

  小纳米,大文章。纳米技术,正以“小尺寸”,释放千亿级产业的“大能量”。

  第十五届纳博会现场

纳博会平台功能升级

  “纳米科技作为前沿交叉领域的战略基石,推动着材料、信息、能源、环境、生物医药等众多产业的颠覆性变革。”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会长靳晓明表示,纳博会的举办,正是希望汇聚全球顶尖智慧,共同探讨纳米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为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纳米科技生态贡献力量。

  自2010年以来,纳博会已连续举办15年。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表示,15年来,纳博会与苏州纳米产业共同成长,已成为全球纳米产业碰撞前沿观点最包容的朋友圈、比拼技术产品最开放的竞技场和企业首发首展最重要的大舞台。

  如今的纳博会已从单纯的纳米技术展览,蜕变为集“展、会、赛、奖、发布”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平台。

  纳博会现场人气高涨

  本届纳博会开幕式上,国家级纳米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揭牌,2025纳博会创新创业大赛颁奖,2025金鸡湖纳米科技领军人才落户项目授牌,第三代半导体装备国产化研发联盟成果、2025年度纳米新材料国家标准成果、2025年MEMS前沿技术与标准化研究报告悉数发布,为纳米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研究员张珽看来,纳博会是苏州在纳米科技产业打造的一张亮眼名片,不仅贯穿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研发的全链条,构建了良好的“政产学研”生态,也为苏州、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纳米产业提供了高效的交流与互动平台。

纳米前沿技术首秀

  

  “今年是我第一次参加纳博会,苏州纳米产业的坚实基础,为发展具身智能提供了肥沃土壤。”苏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瞿卫新对记者表示。

  本届纳博会首次设立了具身感知专区。瞿卫新分享道,具身智能所需的感知技术、认知技术和执行技术,均涉及纳米技术的应用。比如,机器人的肢体执行动作,需要应用纳米电子皮肤和力传感器。已有的纳米技术,有些可以直接平移、应用至人形机器人,有些则需要精准和定制化的再研发。

  本届纳博会首次设立具身感知专区

  除了具身智能,原子级制造成为本届纳博会上的另一大前沿亮点。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展示了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性能最优、共享程度最高的真空互联综合实验装置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Nano-X)。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展台

  张珽介绍,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能够让样品在真空环境里一站式完成制备、表征分析和器件加工,将助力科研界和产业界探索在真空环境中的制造工艺模式,使高性能纳米材料和器件研究从想法变成现实。

  聚焦微纳制造、先进材料等热门领域,多位业内专家在本届纳博会期间分享了行业趋势洞见。

  “近年来,全球半导体芯片产品市场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2025年预计增长至7000亿美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郝跃认为,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半导体芯片将进一步向高算力、低功耗、多功能发展,第三代半导体、高密度三维集成芯片、光电芯片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郝跃告诉记者,以氮化镓和碳化硅为代表,第三代半导体已进入产业化阶段。面向未来,第四代超宽禁带半导体已显现出重要发展前景,目前最有希望实现产业化的是氧化镓材料和器件。

  博世传感技术公司副总裁、MEMS产品事业部负责人拉尔夫·谢林介绍,对于MEMS行业而言,2024年是稳定与复苏之年,全球MEMS市场规模攀升至154亿美元,同比增长5%,出货量达310亿颗。到2030年,全球MEMS市场规模预计增长至192亿美元。

  在他看来,当前MEMS传感器技术呈现出四大发展趋势,分别是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和多传感器互联。“尤其在工业场景下,集成化有助于拓宽MEMS传感器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功能,一体化的设备解决方案能够为企业降本增效。”拉尔夫·谢林说。

苏州深化纳米产业布局

  本届纳博会上,国家级纳米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揭牌,为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再添新动能。未来,苏州工业园区将进一步打通“创新-专利-产业”转化通道,助力纳米新材料产业突破关键技术壁垒。

  国家级纳米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揭牌

  作为国内首个将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苏州工业园区经过多年发展,已跻身全球5大纳米产业集聚区,先后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自2006年从零开始布局纳米技术应用及新材料产业以来,苏州工业园区目前累计引进和孵化纳米技术领域相关企业超1400家。其中,上市企业有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360家,产业规模持续攀升。

  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超1700亿元。截至今年8月底,已实现产值1211亿元。

  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淑梅告诉记者,纳米技术早期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在对MEMS等产业起到带动作用,未来将对具身智能、第四代半导体等领域形成较强支撑。面向未来,苏州纳米城的产业体系将持续赋能苏州发展新质生产力。

  “未来,苏州纳米城要成为交流的平台,应用成果和技术成果互相融合、转化和对接的平台,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的平台。”张淑梅说。

  吴庆文表示,苏州将进一步凝聚各方智慧,深化“产学研用金”对接融合,做大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大力引育海内外人才,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赋能千行百业。期待科学家、企业家、创业家选择苏州、深耕苏州、加码苏州,共同写好“小纳米”产业拔节生长的“大文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