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喻淑琴张梦琦
广东荔枝鲜果季虽已落幕,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亮相并未缺席。在“媒体+”战略推动下,广东荔枝以更丰富的文化叙事,进一步走进全球消费者视野。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近日举办的全球性农业展会上,广东晚熟荔枝“迟美人”“红丽人”以独具特色的品种模型在现场展出,引发国际参观者广泛关注。通过此次展示,千年岭南农耕现代智慧得以再向全球传递,“东方爱情果”广东荔枝文化品牌IP也进一步迈向国际视野。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性农业展会在意大利罗马卡佩纳门公园启幕,以“创新驱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汇聚了60多国政府农业部门、200余家国际农企及科研机构。广东中荔农业集团(以下简称“中荔集团”)是中国参展的六家企业之一,其展出的“迟美人”“红丽人”晚熟荔枝品种模型及推介的“东方爱情果”品牌内容,成为展会中展现广东农业特色的重要部分。

粮农组织展会上广东展出的“迟美人”“红丽人”晚熟荔枝品种模型。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迟美人”是结合“马贵荔”“焦核三月红”培育的专有新品种,果实硕大、丰产稳产、果色艳丽;“红丽人”以“马贵荔”为母本、“无核荔”为父本杂交选育,属特晚熟品种,风味浓郁、浓甜微酸、汁液丰富,且因不易裂果、适应性强,成为出口市场主力。这两个品种曾将广东荔枝供应期延长至每年9月,此次通过模型直观还原品种形态与优势,让国际参观者清晰了解广东晚熟荔枝的研发成果,也避免了非鲜果季无法展示的局限。
展会现场,中荔集团荔枝模型展位迎来不少国际参观者,双方就品种技术、种植规范、出口合作进行沟通探讨,该企业还与部分海外企业初步敲定明年合作意向。
中荔集团董事长陈耀华表示,这种国际关注度并非源于鲜果体验,而是聚焦于广东荔枝的品种竞争力与产业链配套能力,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迟美人”与“红丽人”还有一个共同的品牌身份——“东方爱情果”。这一身份让广东荔枝突破了“区域性农产品”标签和季节的限制,具备了走向国际的文化辨识度,也成为可长期传播的文化品牌符号。此次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展会上的亮相,推动“东方爱情果”广东荔枝进一步接近全球贸易合作与跨文化传播的审视视野。
“东方爱情果”广东荔枝文化IP自2025年深圳文博会诞生以来,逐步成为广东品牌国际化的重要载体,在海内外圈层建立初步认知;此次借助联合国粮农展平台,通过品种模型与品牌故事的结合展示,让“东方爱情果”进一步触达全球农产品贸易、农业创新成果展示、跨国供应链对接、文化IP交流合作等领域,强化国际市场对岭南文化品牌的认知。
事实上,“东方爱情果”的出海之路,也是广东开展“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的成果之一。今年7月,广东发布《“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创造性地将媒体资源深度融入农产品流通全链条,提出“媒体+市场”“媒体+产业”“媒体+品牌”三项具体任务,全产业链开展市场与品牌建设,推出“媒体+”农业品牌系列建设项目,助力破解农产品市场运营中的核心痛点。
今年荔枝季,广东密集开展线上、线下联动营销,多渠道吸引海内外订单,有效带动产区农户增收。在“媒体+”战略赋能下,广东荔枝已从单一农产品升级为融合文化、情感与创意的品牌符号。
“是‘媒体+’教会了荔枝唱歌和跳舞,让它们唱着歌、跳着舞走向世界。”陈耀华介绍,作为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中荔集团深耕荔枝产业超20年,已构建起品种研发、标准种植、冷链物流、全球销售的完整体系,将广东荔枝远销至欧美、中东、东南亚、南美洲等市场。如今带上“东方爱情果”IP品牌,广东荔枝凭借更丰富的文化叙事进一步进入全球消费者视野。这也让陈耀华对未来充满期待,直言要将广东荔枝打造成国际市场出口的“硬通货”。
陈耀华表示,这一信心的背后,是看到“东方爱情果”IP自启动以来的持续发力。据悉,在广东省委宣传部、农业农村厅、省文旅厅联合指导下,“东方爱情果”广东荔枝文化IP于深圳文博会开幕式当天正式启动,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发布当日即促成1.5万吨国内外荔枝采购订单,其中约5000吨鲜果输送至东南亚、北美、澳洲等地区,实现“未熟先定”。随后,广东早中晚熟荔枝通过6.6给荔节、四进上海、进京圈粉、叩关中原等系列动作依次登场、轮番亮相,更以48小时速运直达纽约超市的效率拓宽海外销路。同期,南方财经还联合电影《长安的荔枝》海外运营方推出短片《不可能的送达》,进一步助力拓展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