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组织召开座谈会,邀请12位民营企业家,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建言献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自去年9月起,四川部署开展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拖欠企业账款、侵害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涉企违规收费罚款、涉企执法检查“五个专项治理”,目前已取得一定阶段性成效。
其中,在治理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方面,截至目前,共清理市场准入壁垒问题文件28项;在治理拖欠企业账款方面,截至9月底,累计办结拖欠企业账款线索2262条、涉及金额65.66亿元。
相关专家在受访时表示,四川作为西部经济大省,下一步还需补齐民营经济“大而不强”“创新不足”等短板。
清理市场准入壁垒问题文件28项
座谈会上,民营企业家代表的诉求集中在破除市场“隐形门槛”、解决账款拖欠、强化融资支持等领域。
“能不能让一些国有平台基金和银行的科创贷产品,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放贷比例,以支持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作为一家从事低轨卫星通信产品研发与应用的科技型企业,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海鹏表示,目前民营企业在股权和债权融资上,还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希望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
成都久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丽红则提出,希望建立存量欠款分级限时偿还的机制。“一些项目竣工后存在账款拖欠现象,导致轻资产、重人力的技术服务型企业面临很大的现金流压力,能否对拖欠民企账款情况再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排查,并制定后续清偿的时间表?”……
针对企业家们的意见建议,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现场表示,“能够解决的要立即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深化研究”,力争今年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
据悉,去年9月以来,四川通过推进“五个专项治理”,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其中,在治理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方面,全面梳理排查全省现行有效的各类涉市场准入政策文件646项,共清理市场准入壁垒问题文件28项,其中修订17项、废止11项。
在治理拖欠企业账款方面,四川出台财政金融支持清欠政策措施,加大拖欠重点产业链企业、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账款清偿力度。截至今年9月底,累计办结国、省投诉平台拖欠企业账款线索2262条、涉及金额65.66亿元。
在治理涉企执法检查方面,创新提出“亮码入企”,推行“天府入企码”,试点地区入企检查频次缩减30%以上,共收集涉企执法问题线索1404件,整改1351件,为企业挽回损失金额3445余万元。
推出特色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
作为经济大省,四川2024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6.4%,年末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数量达893.3万户,占全省经营主体总量的97.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和韧性,成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与此同时,四川民营经济仍存在不少结构性矛盾,最突出的短板是“大而不强”。
从头部企业看,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四川共有10家民营企业上榜,数量居西部第一位。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无论是企业数量、规模,都存在明显差距。
从行业分布看,四川上榜企业也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存在研发投入偏低、核心技术积累不足等问题。
“科技创新项目具有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相比东部发达省份,四川在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不足。”成都市发改委民营经济智库专家谢海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东部,四川科技创新型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
针对这一现象,谢海光建议,四川可采用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成果转化激励等措施,建立研发投入激励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向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转型,提升整体竞争力。
据了解,针对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题,四川省级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能力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民营企业融资可得性、普惠性和便利度。
其中,通过推出“天府科创贷”“天府质量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探索多元增信模式,为“轻资产、税额少”等科技型、成长期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截至目前,“天府科创贷”累计向3223家企业发放贷款250.34亿元。